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 > 正文

“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的那些事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方林 见习记者李雪


  确立.jpg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晴隆县城南交1公里处,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


  为保护好文物本体安全,更好的呈现晴隆二十四道拐这张对外名片,近日,晴隆县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决定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实行封闭保护,禁止非机动车辆通行。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晴隆县城南交1公里处,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古称“鸦关”,集雄、奇、险、峻特征于一身。全程约4公里,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0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贵阳以西黔滇公路最为险要的咽喉要道。

  

  二十四道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是当时黔滇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之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封锁了中国对外联系的陆海通道,滇缅公路成为了海外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然而物资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过“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因此,二十四道拐成为了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运输任务,在当时,可谓是一条中美携手共建的“抗战生命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能力”并肩负起维持滇缅公路正常运输的重大责任。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队1880工兵营进驻晴隆县,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外,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用水泥加固挡土墙,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成功完成了道路维护整改任务,保证了物资运输畅通。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美国工兵才逐渐撤离。历经70多年的岁月风雨,水泥墙依然坚固如初,守护着这条崎岖山道。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至此,晴隆二十四道拐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1931年至1945年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公路进行袭击轰炸,试图截断滇黔咽喉公路,达到阻止抗战物质顺利运输的目的,但由于公路所处地势险要奇特,极具隐蔽性,加大了日军捣毁计划的难度,使得二十四道拐一次次幸免于难,成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山区沙石公路,堪称奇迹。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二十四道拐公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中共贵州省委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两千多名晴隆民众手持火炬,彻夜奔走在二十四道拐公路的蜿蜒盘踞之中,举行了重走英雄路的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处于历史的黑暗之中,但这群星星之火,点亮的是人们心中前行的希望之路,燃烧的是爱国的雄雄之情。

  

  二十四道拐公路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其中扮演着无法衡量的重要角色,它凝结着中美深切友谊的感情纽带,见证着中美军民共同抗日、联合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历史,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抗战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