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家庭看十年②丨龙里退休教师王勋智:最美家风润乡风
- 作者:
- 编辑:杨霞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2-08-29 20:18:00
- 作者:
- 编辑:杨霞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2-08-29 20:18:00
开栏语:
十载光阴流转,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展日新月异,十年间,一个个小小家庭的变化和温情故事,记录着时代变迁。即日起,我们推出十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微画面、微镜头,讲述百姓冷暖事,见证民生获得感,通过微观的视角宏观展现这十年贵州发展巨变和历史成就,反映十年发展带给个体的命运巨变,凸显“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无处不在的“感动瞬间”。
拿出相框那一刻,81岁的王勋智眼角微颤,嘴角上扬:“这相框压箱底几年了,一直没舍得拿出来。”他用抹布轻轻擦去相片上的灰尘,指着一张2012年拍摄的全家福和几张工作照口述,过去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中浮现。
家住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的王勋智在本村杉木寨小学教了大半辈子书,年纪大一点的都叫他“老先生”,年轻一辈称呼他“王老师”。
十年,照片里的故事述说着王勋智一家的变化、村庄的变迁:师风影响家风,家风改变村风,村风带动民风。
“这张照片是我当校长时照的。”
“这张是我去贵阳学习的照片。”
“这张是和我同事们的合影。”
……
指着照片,王勋智越说越起劲。10年前的王勋智比现在黑不少:“以前的教书日子苦咯,一个学校三个教师,我一个人要负责好几个班,饿着肚子上课是常事。”
在那个年代,王勋智就算是有工作的,妻子务农,当地人觉得他们不般配,可他却不这样认为:“和和美美才是真,我和妻子一辈子恩爱,很少吵架,为家里和村里人都树立了榜样。”
也正是这样,他的言传身教,对整个家庭产生了影响,一家人相处也其乐融融,成为邻里们羡慕传颂的佳话。
2004年,王勋智从龙里县湾滩河镇藕寨小学退休后,和妻子梁仕敏操持着家里的事务。打扫卫生、栽花、浇花、管教孙子……虽然80岁了,身体硬朗的他和妻子一起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很少让年轻人操心,“两个儿子在外事业有成,家里的一切就我们老两口打理,替他们省省心。”
他经常给家里的后辈们讲:“家风好才能有好作为。”
这话被孙媳妇梁成秀听进去了,在她的印象里,十年来,王勋智一直教导她勤劳持家、长幼有序等礼仪,对她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王勋智的影响下,她成了村里面的一名民生监督员。去年8月,梁成秀把自己闲置了几十年的老屋无偿提供给村里改造成了农村互助幸福院,专门用以照顾村里的老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王勋智就是院长。
在村民们眼里,王勋智总是“闲”不住。自从退休以来,他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充当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义务宣传员、工程质量监督员等,成了翠微村的家喻户晓的“热心人”。
走进翠微村农村互助幸福院,可以见到这里配备有娱乐室、图书室、儿童游乐园等,能够满足老人、小孩生活照料,文娱兴趣培养等日常需求。
从去年开始,王勋智和孙媳妇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练字、组织娱乐活动、照顾小孩等,让老年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小孩健康成长。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
一个村有一户最美家庭,全村都引以为荣。翠微村有了王勋智作为标杆,村子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典型,村容村风焕然一新。
如今,翠微村文化广场、文化墙、感恩亭修了起来,稻田鱼、金菊花等特色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群众幸福感越来越强。
走进翠微村,平整干净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壁画墙、错落有致的村寨,这些都在述说着翠微村的十年变迁。
从教30余年,王勋智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常常鼓励学生经常回来,“为家乡做贡献。”
他的学生梁元艳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学成回来后,开展主题壁画绘制,一笔一画把村庄变化勾勒在墙面上,呈现出了一幅幅靓丽风景线:“稻田、荷花、民居和村里的凉亭、绿化带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和乡愁墙上的泥巴墙、老土灶房、老大门口、老石墙形成鲜明对比。
统筹 成嘉廷
文丨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邱胜 谢佳杰 徐浪花
视频 谢佳杰
海报设计 安刚
编辑 邱胜
二审 李勇
三审 成嘉廷 陈海东
-
国际博物馆日|相约博物馆 遇见美好
5月18日,“万桥飞架:贵州桥文化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展出,观众杨鹏飞看完展览后激动地说,贵州桥连接的不仅是便捷交通和多彩文化,更是贵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眼新闻客户端 2023-05-18 15: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