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十个家庭看十年⑦丨花果园市民王兴武:从“棚户区”到“都市圈”

 十载光阴流转,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展日新月异,十年间,一个个小小家庭的变化和温情故事,记录着时代变迁。即日起,我们推出十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微画面、微镜头,讲述百姓冷暖事,见证民生获得感,通过微观的视角宏观展现这十年贵州发展巨变和历史成就,反映十年发展带给个体的命运巨变,凸显“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无处不在的“感动瞬间”。


1665478013761902.jpg


  城市坐标,贵阳市花果园。


  清晨,花果园在朦胧中苏醒,多彩晨曦与美丽城市交相辉映,构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街灯亮起,处处弥漫着现代化都市气息。


  兰花广场、中央商区、湿地公园、双子塔……不同的横切面的花果园成了市民们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1.jpg

  灯光璀璨的贵阳市花果园

  

2.jpg

  棚改前的花果园,当时是彭家湾棚户区(资料图片)


  84岁的老人王兴武家就在这繁华之中。居住在花果园C区28楼的他,透过窗户就可以鸟瞰整个兰花广场,中环广场上的大片写字楼皆可尽收眼底。


  人来人往,过去与现在在这里激荡,交织出这个家庭的似水流年。


  一张照片,一段时光。


  在他珍藏的家庭画册里,一张张老照片凝固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时代发展,方寸之间的影像中,皆能触摸到花果园十年立体变迁。

 

3.jpg

  在王兴武珍藏的家庭画册里,一张张老照片凝固着这个家庭十年变迁


  10月9日早上10点,记者如约而至,王兴武的老伴陈真梅热情打招呼:“欢迎你们,快进来坐。”随着递上一杯水:“辛苦你们咯!”


  除感受到这个家庭的热情外,也能直观感受到客厅装修处处体现着都市人的生活气息。在他家电视背景墙上,一面陈旧的老照片只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和他家新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4.jpg

  在王兴武家电视背景墙上,一面陈旧的老照片只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


  “墙上的都是我珍藏的极少部分照片了。”王兴武手捧一摞厚厚的相册,随手翻出一张孙子王春鹏十多年前的照片,“看嘛,这张照片我孙儿6岁在石灰窑照的,他背后的那条铁轨现在还在。”


  

5.jpg

  十多年前的王春鹏在未改造前的花果园拍的照片(翻拍照片)


6.jpg


  王春鹏搬到花果园后顺利大学毕业,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房产经理人


  “过来嘛,我指给你看。”拉着记者胳膊,王兴武隔着窗户指着兰花广场旁边的那条铁轨介绍,“当时,这一带叫彭家湾,20多年前都还是一片毛荒地。”


  “看,这张照片就是我家老房子四合院里照的。”其实,王兴武的老房子就在双子塔所在位置。


7.jpg


  王兴武一家在老房子四合院里照的全家福(翻拍照片)

 

8.jpg

  10月9日,记者为王兴武一家拍摄的全家福


  照片里,破旧的墙面,脏乱的小院和现在居住的明亮的客厅、整洁的地板、摆放齐整的生活用品形成强烈反差。


  王兴武原本住修文县,1965年,他退伍后和妻子陈珍玫结婚来到这里生活。随后有了两儿两女,家庭虽幸福,生活环境却很糟糕。


  谈及自己家周边的环境,王兴武感触颇深:“虽说是在贵阳,其实是个烂街。”街道一眼即可望到头:碎砖墙,毛毡顶,老破小。


  王兴武在这里拉扯大了4个孩子:“有条件的都陆续搬走了。”王兴武四儿子王忠回忆:“到我儿子这一代,都还生活在这里,房子依然陈旧,路面依旧坑洼不平。”

  

1665414197996653.jpg

  改造前的花果园,街道一眼即可望到头:碎砖墙,毛毡顶,老破小(资料图片)


  夜深人静,王忠有时想想觉得憋屈,却不敢多琢磨。天一亮,迎头撞上来,又是一天的生计。


  虽然距离贵阳市中心只是一步之遥,王忠却觉得自己是“乡下人”。


10.jpg

  彭家湾棚户区脏乱的菜市场(资料图片)


11.jpg

王兴武的妻子(左)和女儿(右)在家门口蔬菜超市买菜


  这是王忠最真实的城中村生活记:


  早上六点钟,邻居的闹铃伴着振动的声响;


  七点钟,不知哪一户的收音机,开始播报天气预报,恼怒了几栋楼,习以为常的吵闹声此起彼伏;


  八点钟,街巷的叫卖声、房屋装修声在这里准时响起;


  傍晚,是跟蚊子和老鼠作斗争的时候,娃娃早上起来经常手臂,脸颊被叮得多个包,看着心疼……

  

12.jpg

  王兴武一家拥挤在老房子围在狭窄的炉子上吃饭(翻拍照片)


13.jpg

  王兴武一家在花果园新居翻看家庭相册


  一家人熬了不知多少岁月,转机来了。


  2010年7月,彭家湾改造项目启动,拉开了贵州省最大的棚户区改造的序幕。

  

14.jpg

2012年彭家湾棚户区居民排队签约拆迁(资料图片)


  按政策,2013年,王兴武一大家人在花果园C区6栋分到多套房子,“按照人口户头来算的,房子很宽敞。”


  搬来后这十年,王兴武一大家融入了这一步之遥的繁华都市,这个家庭的命运也同这个都市圈的繁华发展交织在一起。


  

15.jpg

  从王兴武新家窗户看出去就是花果园兰花广场


  搬到花果园的第二年,王忠就在离家很近的太慈桥找了份当教练的工作,“出门有很多公交车,大概10多分钟就到我上班的地方,很方便。”


  其实,融入大都市,最受益的还是年轻一代,王忠的儿子王春鹏是最好的见证人。以前,他踏着泥泞的道路上学,嘴里哼着小曲,到家后却发现干净的裤腿变成了泥腿。放学,扛着一把玩具枪,游玩的场所就局限在彭家湾这一片棚户区。

 

16.jpg

  王兴武的孙子王春鹏在未改造时的花果园游玩(翻拍照片)


  搬来花果园新房子,王春鹏在这里顺利大学毕业,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房产经理人,融入都市圈的好日子越来越红火:“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大儿子刚满3岁,女儿也1岁了。”


  周末,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下楼就可以逛街,附近的购物中心就可以看电影:“和我小时候的生活比起来,变化太大了。”即将开通的城市地铁3号线让他对这里的城市生活充满着期待。


  彭家湾,石灰窑……一个个土气十足的名字被花果园这个充满时尚的名字取代。


17.jpg

    记者在王兴武家拍摄的老照片


  十年变迁,步行可及的“现代化都市圈”内,种种生活服务空白点被一一填补:


  高强度建设城市主干道与快速道路连接成网,进一步拉开花果园发展框架;


18.jpg

建设中的花果园(资料照片)

 

19.jpg

  建设中的花果园(资料照片)


  双子塔成为新的商业地标,充满现代化气息的CBD正吸引更多年轻人在这里置业;


  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带动了区域进一步发展;


  道路硬化、管网改造、绿化种植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拆迁安置小区的整体形象……


  夜晚, 华灯初上,花果园已是灯光通明,空闲地的广场舞音乐早已响起。


  对王兴武的三女儿王平来说,跳广场舞是最幸福的时刻,难怪邻居见她都说:“你是越跳越年轻咯。”而对于王兴武来说,幸福莫过于在温暖的街灯下陪老人打牌,听对面广场上年轻人唱歌,看双子塔上璀璨灯火映照下的“我爱贵阳”……


  

20.jpg

  花果园湿地公园


21.jpg

  花果园购物中心


22.jpg

  放学后,学生们从花果园一所学校有序走出校园


  眼前的一栋栋高楼,正蕴藏着一座城市追寻幸福的“进阶史”:高耸的双子塔静静伫立,凝视着花果园的历史与未来,见证着她十年发展变迁。难怪王平的老公杨永忠会说:“花果园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居住上班,俨然是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圈。”


  


  统筹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邱胜

  视频拍摄|剪辑 谢佳杰

  海报设计 安刚

  摄影 徐其飞 邱胜

  视频部分素材来自 徐其飞

  编辑 邱胜

  二审 邓刚

  三审 成嘉廷 陈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