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以人才创新赋能 塑造科研新优势!遵义医科大学积极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初夏时节,微风拂面,遵义医科大学内处处满溢书香,充满青春朝气的恰同学少年迎面走来,活力四射。作为第一所搬迁到遵义大学城的高校,遵义医科大学2013级本科生、研究生率先在此开启了求学之路。


学生在做实验。(图/吴浩宇)


  作为贵州科教兴省战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总投资约100亿元的遵义大学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打造遵义市的人才基地、科技高地。自建成以来,已吸纳了6所高校10万余名师生在此求学,助推了遵义地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也逐步成为黔北大地上的“教育科创中心”。


  入驻大学城以来,遵义医科大学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发展,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积极服务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截止目前,已培养3万余名本科生,6千余名研究生,为遵义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遵义医科大学一角。(图/吴浩宇)


学生在做实验。(图/吴浩宇)


学生在做实验。(图/吴浩宇)


遵义医科大学航拍图。(图/资料图)


  “除了人才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夯实基础研究能力也是我们重点发展方向。”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国介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是根本前提,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


  对此,遵义医科大学围绕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学科做深入研究,在高水平论文上均实现了重要突破。并以贵州省产业科技政策为导向,依托大学科技园、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将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学生在做实验。(图/吴浩宇)


遵义医科大学一角。(图/资料图)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巩固和发扬基础研究新优势。刘建国介绍,遵义医科大学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粤港澳大湾区协作等各类协作机制,围绕贵州省战略需求及医学重大科学问题,优化科研布局,建立重大项目培育机制,联合攻关,2021年,获得贵州省医学领域首个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近年来,遵义医科大学还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积极引导科技人员瞄准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四化”,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升科研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及贵州经济发展的能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政林 吴浩宇

  编辑 曾书慧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