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校企合作“牛”科技

  连日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黄牛科技)总经理陈光燕和公司成员们正在备战一场即将到来的全国性大赛。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科技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品牌赛事。2022年5月,“建行杯”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启动,全省共155家企业报名参赛。贵州黄牛科技服务公司历经2个月的角逐,以初创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突出重围,拿到全国赛入场券。

  据悉,贵州黄牛科技由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阳绿生源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羊鼎黄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于2021年3月23日注册成立国有混合制企业,并入驻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贵州黄牛科技参加本次比赛的参赛项目为《复合发酵青贮生产技术》。“我们正在努力开展科研攻关,实现牛饲养过程中的饲草料、防疫用药记录等均能全程溯源,让全国人民真正吃上贵州好山好水养出的放心牛肉。”陈光燕对记者说。


  陈光燕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部分地区石漠化比较严重,我们通过种草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发展养殖畜牧业,这既能解决生态问题,也能解决市场问题。”陈光燕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目前,贵州干草原材料对省外的依赖度比较大,长距离运输成本较高。为了降低饲料成本,我们通过整合贵州当地酒糟、秸秆、豆渣、果渣等资源,不断攻克复合发酵青贮生产技术,实现贵州肉牛养殖降本提质增效目标。”陈光燕说。


  饲养的牛


  在集团公司和贵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贵州黄牛科技在2021年产值达4000万。2022年,公司正朝着实现1.2亿的目标迈进。


  经过一年多努力,公司在动物营养精准饲养、牧草栽培及加工、畜产品加工等方面持有大量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化过程中需结合贵州发展实际和贵州资源禀赋,持续为畜牧业赋能。”陈光燕说。


  目前,迅速做大产业规模、能繁母牛扩群增量是贵州黄牛科技服务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近期以来,贵州黄牛科技依托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头、脚、皮、内脏等牛副产品附加值,加快母牛的繁殖速度,提升从外省进购牛的存活率。


  陈光燕在分享畜牧业的相关技术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还是养殖户等各类生产主体,在畜牧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巨大技术需求。


  陈光燕表示,目前,市场上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畜牧行业中现有的科技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内容单一,市场需求有待满足。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和相关企业,2022年7月份,贵州黄牛科技开发了“贵州黄牛智慧APP”,目前已覆盖贵阳市、思南县、六枝特区。


  养殖场的牛


  这些天,贵州黄牛科技持续对APP进行优化调整。“实际上,科技服务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固定,及时掌握每个农户、每个县(区、市)、每个乡镇的牛只数量,以及出栏时间。更关键的是,我们还把乡村兽医吸纳到平台中,经培训合格后按照就近原则派往有需求的农户家中解决难题,提供精准的服务。”陈光燕说。


  在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4楼的办公区域,贵州黄牛科技的上市规划目标赫然在列。预计到2026年,公司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截至目前,贵州黄牛科技的发明专利和从贵州大学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已达6项,而且部分已经应用在实践当中。“公司依托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采取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对相关畜牧企业提供科技及信息服务。”技术总监冯杰表示,未来公司重点方向是对牛的品种进行改良,走中高端路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韦依 李贝多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