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两会聚焦•贵州绿②】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唤回满目苍翠

  【前言】“十三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绿水青山已成为贵州的靓丽名片!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区,贵州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十三五”以来,贵州加大生态治理科技供给,建成国家喀斯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贵州省磷石膏、赤泥、电解锰渣源头减量和固废资源化利用,争取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以渣定产”效果突出,河湖生态治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治理成果显著,成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绿色活力。


  “土壤稀少、植被稀疏、岩石裸露,石漠化程度触目惊心。”1996年,熊康宁教授第次来到关岭自治县和贞丰县交界处的花江大峡谷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1.jpg

熊康宁(右)与当地村民交流。


  熊康宁目前是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究。20多年来,由熊康宁领衔的技术团队经过数据采集、研判分析,在“花江片区”创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与生态经济循环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青山赠我一捧金


  “眼看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包谷,只够三月活。姑娘往外嫁,媳妇讨不着;想吃大米饭,除非坐月婆。”曾经,在贞丰县北盘江镇查耳岩村流传的这首歌谣,正是当时贫困现状的写实。


  村民饶大友说,水土留不住,土地越种越贫瘠,以至于后来只能种玉米,并且产量都要比其他地方低一大截。


  粮食不够吃,咋办?向山“借”粮。


3.jpg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贞丰者相(受访者提供)


  在查耳岩,这不是一家之难。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让本就贫困的小村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喻阳华博士说,由于开垦土地种植玉米,每年翻耕时,造成表层土壤疏松,这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之一。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技术团队通过建立野外监测系统,对当地土壤水肥、水土流失、气象、生态产品产量与品质等数据进行采样分析,科研人员常年进行蹲点调查,探寻适应当地石漠化特征的治理方案。


2.jpg

人类活动与石漠化过程。兴义东峰林(受访者提供)


  “花椒树根系发达,具有很好的保水保土作用。”喻阳华介绍,花椒作为种高效经济作物,在生态修复和经济效益之间具有很好的平衡性。


  “改种花椒亩产鲜花椒能达到600800斤,按10元一斤计算,纯利就是几千块,种玉米亩地就三四百块钱,算上人工甚至还要赔钱,哪个愿意做亏本买卖?”饶大友心里的账算得明白,他将开荒的土地全部拿出来种上了花椒,这能让他每年增收近5万元。


6.jpg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副教授喻阳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


  如今,查耳岩村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8000亩,光秃秃的大山重新披上了绿装,花椒产业已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0年12月,由喻阳华主持的花椒矮化密植技术获批发明专利授权,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花椒产量能够平均提升20%-30%左右。同时,由于树形较小,管理和采收都将更加便捷。


  科技力量显担当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地表在视觉上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2000年,熊康宁在其主持的贵州省水利厅项目“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与遥感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中,对喀斯特石漠化进行了定义,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整科学的石漠化概念。


  遥感调查发现,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面积达20.39%,加上潜在石漠化面积,总量能达到45%。在空间分布上,以六盘水、黔南、安顺、黔西南、毕节所占面积较多且最为严重。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石漠化治理,重点突破了抗冻耐旱乡土物种选育种植、镶嵌群落配置与固碳保育、林粮或林草或粮草空间优化配置、石埂坡改梯生物化调控、水质生物净化、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等关键共性技术。


5.jpg

2000-2020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成效(受访者提供)


  花江片区通过开展封山育林培草、增汇物种培植、植物抗旱保墒、特色林果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研发与示范,形成了以特色经果-立体农业、水利水保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社区种养与再生能源清洁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技术体系示范区。


  2015年,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花江治理模式”作为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的参展项目亮相。


  20多年时间,熊康宁团队累计建成示范区4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示范区191平方公里,惠及12万人。他们根据各地石漠化特征,因地制宜创建的治理方案,引领了国家石漠化防治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为国家在南方和贵州开设石漠化治理工程专项提供了科技支撑。


  打赢这场持久战


  “岩石风化后95%的可溶性成分随水迁移,只有5%的不可溶性成分残留下来形成土壤,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几千年。”熊康宁说,在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中,植被旦被破坏,土壤流失,石漠化形成,生态系统的恢复就难上加难。


  石漠化治理是场持久战。熊康宁团队参与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计划重大专题“典型喀斯特石山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研究”,首次聚焦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辨识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


  “十五”期间,他们关注石漠化的成因与防治对策,提出石漠化治理要与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利益结合,维护和巩固治理成果;“十一五”期间,团队把石漠化治理核心示范成效、专业合作社与庭院经济相结合,按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研发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十二五”期间,团队把石漠化治理带动示范成效、生态产业培育与乡村经济相结合,开始尝试从不同石漠化环境构建治理的产业模式与配套技术体系;“十三五”期间,团队把石漠化治理推广示范成效、生态产业发展与县域脱贫攻坚相结合,全面提升到石漠化治理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


4.jpg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代表赴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考察混农林业示范基地(受访者提供)


  “石漠化生态环境是可以治理改善的,但绝非一两个五年计划就能达到山川秀美的程度。”正因如此,熊康宁组建了以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授予点和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世界流学科群、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基地、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为国家培养石漠化治理专业人才。


  截至目前,熊康宁团队的治理经验被推广应用到全国87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县以及喀斯特贫困县和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县。


  未来,团队将持续围绕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进一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致富一方百姓和服务乡村振兴。


  策划/岳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