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尽职尽责 初心换真情丨黎平县德化乡高洋村扶贫驻村干部廖朝智

20201124170116_13163 2.jpg


  我叫廖朝智,是黔东南州黎平县德化乡人民政府党政办科员,2017年12月组织派我任德化乡高洋村扶贫驻村干部。驻村三年时间里,在实践中开展工作,立足岗位恪守职责,完成了组织委派的任务,也切实看到了高洋村巨大的变化。


5.jpg

廖朝智(右一)入户核对核实贫困户信息


  高洋村距县城113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806人,2018年底还有118户476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高达28.81%,是典型的偏远深度贫困村。自驻高洋村的第一天起,我逐户走访群众,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载了贫困户家庭情况、发展意愿、脱贫短板,摸清了底数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7.jpg

高洋村全景


  以前村内只有一条泥巴马路贯穿而过,寨内更没有硬化串户路,晴天灰头土脸、雨天污水横流泥泞满身,群众的生产生活极度不便。面对相对落后的基础条件,我与同事们逐家逐户宣传产业路的长远受益,协助村委召开群众大会签订承诺书,至2019年底,高洋村建成4.5米宽2.2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街道,组组通、产业路达6条22公里,实现了水泥硬化路到田间地头。

  同时完成新建600平米停车场一座,完成新建人行桥一座,全村393户完成室内电改,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串户步道4500米、布设人饮管网6000米等。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落实过程中,总有部分村民不支持不理解,为了让国家的扶贫政策快速落地生根惠及群众,我主动担当“调解员”和“联络员”,用心用情讲解政策。看到几年来的飞速变化,老人吴绍平感激的说道:“感谢党和国家对高洋村的照顾,驻村干部们也辛苦了。”


8.jpg

廖朝智(中)组织村组干、网格员召开高洋村脱贫攻坚研判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贫困户存在“等、靠、要”、守土安家和悲观失望等落后的思想观念。我走家串户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为每一户贫困户量身定做了“一户一策”寻找致富门路。积极联系外出务工人员连帮带,动员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019年共有贫困劳动力241人外出务工,并帮助申报车船费补贴108人次8.64万元。2018年和2019年两个年度带动贫困户共发展半夏种植60亩、金钩藤100亩、蔬菜种植20亩,养殖黄牛53头、养殖小香羊51只、养殖生猪80头,实现了产业全覆盖,户户有增收。

  高洋村离中心市场远,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为了让群众了解搬迁的长远意义,走上“搬迁+就业”脱贫的“快车道”,我和其他驻村同事逐户宣讲政策,最终全村有贫困户71户284人参加了易地搬迁,占全村贫困户的35%,大家搬到新居后无不言搬迁政策好。2019年度是扶贫工作攻坚拔寨之年,为了确保全村住房达标,我用脚步丈量每一栋房前屋后,精准落实住房保障政策,最后6户危房户实施了危房改造,35户老旧房得到翻新修缮,全面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脱贫攻坚决不能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辍学。针对无力脱贫特困家庭,积极主动联系,落实政策兜底脱贫,大专及以上的贫困在校生36人、贫困高中生8人、贫困中职生3人均已全部实现了教育精准扶贫补助。至2019年底,全村已脱贫180户76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28%,实现村出列,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6.jpg

疫情期间廖朝智(右一)与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一同在村路口守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大年初二我和同事们返回驻村岗位,疫情初期没有大数据辅助,我们就拉网式逐户逐人排查务工返回人员,消除疫情隐患。高洋村是出入县境通道,为了保证村民的安全,村干、网格员吃住都在疫情卡点上,看到我们每天都在尽职尽责守护村庄,村民们十分感动,主动给我们送来柴火、糍粑,还自发组建了村民志愿者队伍加入到疫情阻击战中来。

  驻村3年以来,我和高洋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加深,群众也更加信任我们驻村干部,高洋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村民对我们的真情也常驻于心,成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军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