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脱贫故事】不甘贫困,争做脱贫先锋|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村民王明军

20201124170116_13163 2.jpg


  我叫王明军,今年43岁,家住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离兴义城区13公里,水、电、路三通便利。2015年以前,我们一家秉承祖辈勤劳简朴、艰苦朴素的品格,守着农民的本分,坚守着大山、仰望着大山、依靠着大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收入虽然少,但日子也还勉强过得去。2013年的一场变故让我家走入困境,家中辛辛苦苦喂养的8头猪生病陆续死亡,一家人的经济来源被阻断,父亲患有高血压,母亲得了脑梗塞,光医药费就花光了所有积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9.jpg

王明军到工地架设钢管架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递交了申请,通过一系列程序评定,我被评为贫困户。这时,王健作为帮扶人走进了我的家庭,他了解我家的贫困原因和家庭人口结构,帮助我出主意、找路子。在政府的帮扶政策下,我利用自己架设钢管架的手艺,通过帮扶责任人的引导,走上了一条务工致富路。

  农忙时我跟妻子就回到家帮助老人家种植庄稼,农闲时,我就带着妻子到工地帮别人架设钢管架,两位老人在家搞点种植和养殖,顺便打理家务,照顾好读书的孙子,让我跟妻子出门打工,安心赚钱。2个人每天能得到400元左右的收入,通过几年的努力,2016年,我们夫妻务工收入、家里老人搞种养殖的收入、国家扶贫资金的入股分红加上老人家的养老金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顺利脱了贫。


8.jpg

王明军家卫生整洁的庭院


  所欠账目还清后,还剩一点积蓄。考虑到一家6口人挤在矮小的瓦房里,加之农村农具多,整个屋子混乱不堪,甚至还有些漏雨,我就想要将房子翻修一下,但苦于没有那么多钱。帮扶人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积极协助我申请到了危房改造项目,获得35000元的危改资金,将瓦房改造成砖混平房,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脱贫几年来,我们夫妻二人从未间断过外出务工,也没有更改过钢管架的老本行。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住得好。医保还有政府补贴,看病也不用愁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帮扶人又热心的帮助我整理居住环境,在他耐心的帮助下,我们一家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生活也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家中的卫生,不论什么时候,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整整齐齐。

  我们家能顺利脱贫,得益于帮扶责任人长时间的帮助与引导,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今年8月,我花了2万多元,买了一套餐具、帐篷,为左邻右舍的村民们办事提供服务。困难的日子已经度过,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定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劳动,奋勇争先,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