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脱贫故事】脱贫只是第一步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丨剑河县太拥镇寨甩村村民杨锦坤

20201124170116_13163 2.jpg


  我叫杨锦坤,是黔东南州剑河县太拥镇寨甩村村民,家里有5口人。以前由于信息闭塞,渠道不畅,家里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直到2013年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各种政策的帮扶,才让我家走上正轨,过上了新生活。


5.jpg

杨锦坤的砖厂


  人穷志不穷。我知道脱贫不能等天上掉馅饼,更不能相互攀比,更要依靠自力更生,通过勤劳的双手寻找致富门路,一定能够摆脱贫困。

  2013年前,我主要依靠在外打工维持生计,妻子在家干农活和照顾家庭,由于自身没有什么技术,即使常年勤劳劳作,也一直没能改变家里贫困的境况。

  2013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我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我家被评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来了,帮扶干部来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来了,脱贫攻坚队来了,他们主动对接,询问我的想法,并给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我思前想后,知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有很多项目实施,需要大量的材料,只有有了自己固定的产业才会有稳定的收入,现在每天打零工哪会是长久之计?


6.jpg

杨锦坤(左)介绍自己的砖厂情况


  说干就干,我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与几位亲属朋友筹一点,向信用社贷款建起一个简易的砖厂,生产水泥砖销售,驻村干部还帮助办理了执照。

  万事开头难。由于对水泥和砂石比掌握不好,加上,为节约成本,用材料把关不严,导致成批水泥砖烂在厂里,还要用车运出去倒掉。满脸的汗水夹杂着泪水,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经帮扶干部牵线,得到了住建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指导,手把手的教,我逐渐的掌握经验技术,在倾注自己大量的精力进行摸索实践后,制砖变得轻车熟路起来。

  当第一批合格产品投入市场,反映良好,一个月就收入近2万余元,这可真是让我振奋不已,脱贫有望。这一年下来,我自己核算了一年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近万元。我主动提出脱贫申请,在2014年底,光荣脱贫。


7.jpg

村中的贫困户在杨锦坤的砖厂内务工


  2017年政策更好了,脱贫不脱政策,贷款也没有利息了,我又贷款了5万元,引进设备,扩大生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的悉心经营下,这一年收入达10万余元。

  现在厂子越来越好,我想着多挣钱,把借的还了,同时,我还想尽一点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现在厂子还有6名贫困户在打工,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

  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一双勤劳的手,有不服输、不怕输的干劲,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日子一定能更加红红火火,我一定会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到那时,我也要像帮助我的王书记、余干部以及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