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山顶洞人”搬家记|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党委组织委员巩华东

微信图片_20201102214056_副本.jpg


  我叫巩华东,是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党委组织委员。我帮扶过10多户贫困户,扶贫经历告诉我,只要运用望、闻、问、切找病根,用帮、扶、引、导治“穷病”,就没有糊不上墙的“泥巴”。


  我的扶贫故事中,要数“山顶洞人”经历搬家感触最深——


  2019年初,我接手了帮扶张仕贵的工作。他是三渡镇平丰村木庄组的“名人”——人称“山顶洞人”,“糊不上墙的烂泥巴”。


  他为何被当地人说“糊不上墙”?我借鉴中医望、闻、问、切理论查找病根。


W020201209396526272740_副本.jpg


  望——意外。他家住在大山顶,一栋老木房,两张木床要散架了,床上乱糟糟的;揭开锅盖,是蕨苔、土豆、大米混合“饭”;他坐在门口,双手极害羞地捂着脸不说话……我心凉。


  闻——震惊。他原住父亲的老房子。21岁和一个离婚女人成亲,有两个儿子。1988年大儿子玩火,把木房烧了,媳妇远嫁他乡;没法,他住进旁边的穿角洞;后来修了木房,但没钱装修,就用木板纸板东钉西拦遮风挡雨;他大儿子有轻度精神失常,小儿子2017年出走失联……我愕然。


  问——失望。他不说话,不回答,总用背对着我;易地扶贫搬迁,政府分给他搬迁房,他不搬……我困惑。


  切——复杂。我用微笑和他交谈,用诚心求他开口;我走访村组领导和邻居,得知他和孩子都有病,儿子失联,鼓不起劲了;不搬,是怕没技术、年龄超60岁无法就业;没个女人、不会炒菜,但他人不懒……我感觉有希望。


  四诊后,我决定先扶志边扶贫边搬迁,用帮、扶、引、导“攻坚”。


W020201209396526401479.jpg


  家访,我送米送油;交谈,我激励他相信党和政府,挺起胸膛;我肯定他勤劳,对家贡献大;我引导他,脱贫不能单靠政府,要靠自身努力;我动员他搬下山……经过几个多月十多次走访调查谈心交流,他开始和我交谈,同意搬了。


  搬下山,搬哪里?他要求搬到本组地盘上。我和他一起选宅基地,经过三次协调,他拿出1.5万元补偿邻居,选定了屋基。


W020201209396526340245.jpg


  镇里为他争取了3.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镇里给予他2.5万元补助,经过70天施工,2019年9月18日,他搬下大山住进了新房。


  为了他搬得体面、住得舒服,我申请短产资金6000元,自己出资1000多元,为他添置了床被褥衣柜,买了电磁炉电饭锅瓢碗筷等。


  搬迁后,我协调给他儿子安排公益性岗位(护路员,月工资800元)。他干劲也来了,2019年他种的辣椒、包谷、土豆、红苕都卖出去了。再加上低保补助、农村老年人养老金、退耕还林补助、良种补助等,2019年底,他家脱贫了。


W020201209396526444360.jpg


  住进新房,他变了一个人,种田认真,敢说话了。遗憾的是,他2020年6月突发心脑血管病去世了。我拿出了500元钱,组织他几个侄儿按照当地习俗处理了他的后事。


  脱贫须防返贫,帮扶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山顶洞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锦群 整理

编辑 肖慧

编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