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推广“欧标茶”生产,助力夏秋茶提质增效|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文

20201124170116_13163 2.jpg


  我叫杨文,农药学博士,现任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兼任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病虫防控研究室首席专家、科研管理科科长。贵州省千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贵州省省级科技特派员。


  茶产业是贵州脱贫攻坚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对茶叶来讲,广大茶叶消费者对安全茶叶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谈到茶叶质量安全,首先想到的就是标准,放眼全球,欧盟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简称“欧标”)是公认的最严的标准,从供给端看,生产达“欧标”的茶叶,也可以保障广大茶农生产的茶叶成为“抢手货”,卖得出、有钱赚、保增收。

11.jpg


  自2014年以来,将生产达“欧标”的茶叶定位为我和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并付诸实践。坚持贵州茶园的问题尽量贵州人自己解决。与团队成员一起,到茶园中去发现问题,凝练出科研项目,通过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攻关解决问题,明确了5个新发现,形成了4个防控新技术。

  在思南县4年科特派期间,印象最深的是我到思南县张家寨现代农业园区开展茶树病虫害周年防控技术服务,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只生产春季名优茶而总产值低下,并且伴随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自己专业特长,明确以“欧标茶”生产为突破口,定点晨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家企业,“鼓动”其利用夏秋茶生产出口茶,发掘新增长点。

12.jpg


  自2014年冬管开始,通过科学肥水管理、自己研制的防治茶黑刺粉虱的植物源农药的应用、强采控虫除病、诱虫技术、药剂防控技术等多种措施的联合实施,茶园茶黑刺粉虱、小绿叶蝉、蓟马、茶尺蠖和炭疽病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2015年,该企业生产的春茶和夏秋茶中农药残留完全达到欧盟标准,打消了茶叶企业因前两年夏秋茶农药残留无法卖出而产生的后怕和顾虑;茶企的信誉度也得到提升,多家企业以订单抢购其所生产超300吨的夏秋茶,与2014年相比,企业新增产值超过360万元。

  示范、辐射带动多家茶叶企业启动夏秋茶生产出口茶。2018年以来,辐射带动思南县20多家茶叶企业大量投产茶园的夏秋季茶青实行机采,生产大宗茶,提高茶青下树率,增加茶园产值。根据思南县茶桑局年度茶产业报告,2019年共生产夏秋茶0.62万吨,产值4.4亿元;其中直接出口茶叶200吨,出口收入2490.54万元。

  2018至2019年,在德江科特派期间,通过运用在思南县形成的欧标茶生产技术,开展试验示范,2019年,带动德江县茶子山茶场500亩茶园由2018年只采春茶向夏秋茶机采的转变,实现德江县夏秋茶采收增效的根本性改变。

  湄潭县多年来因“小农户、大产业”现状,茶叶质量安全是其茶产业主要痛点。针对制约湄潭欧标茶发展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减施增效”,采取“四创建四保障”的举措逐一破解。

  2019年,先行启动湄潭县核桃坝村、随阳山村、兴隆村、庙塘坝村和中华村建设了5万亩欧标茶园。通过努力,五个试点村全覆盖茶园抽样筛查,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为100%达到欧盟标准。5个试点村,5188户茶农共计增收2049万元。

  自2014年以来,我积极开展服务“三区”工作,结合科特派工作,着眼于贵州夏秋茶提质增效,围绕茶园病虫害防控与茶叶农药残留控制,结合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在思南县、德江县和湄潭县,大力推广欧标茶园建设与生产技术。通过6年的努力,三个产茶县“欧标茶”建设顺利推进,科技助力脱贫增收成效显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维维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田旻佳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