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带动百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丨盘州市保基乡雨那洼村第一书记张数



  我叫张数,今年40岁,是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派驻六盘水市盘州市保基乡雨那洼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5月,我接受组织安排,来到了雨那洼村。


张数检查村里的红米加工厂房


  这里地处盘州市、水城县与普安县交界处,村寨依山而建,位于半山腰,前往村庄的路一面是山坡,一面是悬崖。1350米的海拔高度,至今我仍然记得,初次在夜晚开车入村时,因为漫天的大雾,我们不得不驻足停留。


张数查看村里的地质灾害点


  在我正式担任第一书记前,雨那洼村便已实现整村脱贫,基础设施也已修建完善,但是村中产业管护水平滞后。

  在经过充分的走访调查、了解过后,我发现,其实村中并不缺乏资金的投入,而真正缺少的是人才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


张数(中)与村小优秀学生合影


  在2019年以前,我们村的种养殖管理模式不是十分完善。为了让百姓们都能够对产业发展有信心,我向单位协调红米种植、林下养殖资金,同时新建了一体化的红米加工房,并与相关广告公司合作,设计相关包装,同时与相应产品销售公司联系,确定销路。因为我们村还没有冷链运输,所以我们开始研究鸡的包装,并与邮政签订冷链运输协议,将成熟鸡仔处理好后,与冰袋打包送往贵阳城区。现在,村里的人几乎都加入到了我们成规模的产业管理体系之中,有的自己种红米养鸡仔,有的则将田土以300元到400元不等的价格承包给村里种红米,同时售卖鸡苗给村里,由村里统一寻找销路。


张数专门联系为村里红米设计包装


  现在,我们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红米从原来的亩产200斤提升到了现在的500斤。前不久,我们的红米刚刚收获,预计每户能增收2000元到3000元不等。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这段时间,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针对村里面的小规模养殖、牲畜,我们向厅里申请资金,新建了污废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养殖污水应收尽收。


张数和村里干部一同清理因暴雨而掉落的泥石


  不仅如此,在我们村,有一片红豆杉种植林。红豆杉作为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价值很高。今年,贵州省大力推广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村民听到“卖空气”都可以赚钱,都很支持。为了让老百姓能够享受生态发展红利,我们在帮百姓“卖空气”的同时,还在红豆杉林发展林下养鸡。现在,村民再也不想着砍树了。


  我已经驻村有一年多了,家里面的人对于我的驻村工作十分的支持。下一步,我还要继续加大村中产品的营销力度,拓宽产品销路,实现村中产业的有序、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牢固的基础。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云帆

  编辑 王小婷

  编审 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