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吃的是草木灰 喝的是豆浆红糖!卖到迪拜的有机萝卜是这样种出来的

  “冬月种田立了冬,家中有粮心不空。柴火煤炭准备点,老小家中好过冬。”


  初冬的清晨,嘹亮的山歌号子在七星关区朱昌镇青杠村王家湾子响了起来。十几位当地村民挑着担,提着桶,正在有机萝卜基地里干活,山歌一句接着一句,干起活来轻松欢快。


附近村民在萝卜基地务工。


  “去年卖到迪拜去的大白萝卜,就是我们青杠村碧秀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出来的。”朱昌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顾海霞自豪地告诉记者。


  2019年1月26号,两辆冷链物流车从七星关区朱昌镇出发,将10万斤大白萝卜运往深圳港口,装船出口到迪拜,这也是毕节大白萝卜首次出口到国外。


  漂洋过海,青杠村的萝卜靠的是有机种植这道“密码”。


  怎么个有机法?


  “吃的是草木灰,喝的是豆浆红糖,萝卜的生长周期全部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肥料。”顾海霞说。


  青杠村一组村民王永琴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干活已经4年了,成了有机萝卜种植管护的“土专家”,她告诉记者,萝卜从种下去到收获,前后要施4道生物肥料。


  “第一道用苹果发酵的环保酵素,第二道用海藻有机肥加复合微生物菌,第三道用豆浆加红糖,最后一道是草木灰。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第二道施肥。”说起有机萝卜的种植管理来,王永琴头头是道。


七星关区朱昌镇成片的水果萝卜基地。


  “能把萝卜卖到迪拜,是对我们产品品质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们这些年调整产业结构的激励。”青杠村支书罗忠伦说,青杠村种植大白萝卜已有5个年头,今年种植了1000亩,其中500亩有机种植,500亩绿色种植。


  青杠村土地面积3800亩,其中林地(国储林)1000亩,全村人口1581人,人均拥有耕地不足2亩。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有限的土地里做精做优特色农业,提高村民收入,是青杠村“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通过引进4家经营主体,今年种植了2000亩蔬菜,其中这1000亩大白萝卜就是冬季的主打。”罗忠伦介绍,自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来,青杠村人均增收了2000元。


  青杠村的蔬菜产业发展是近年来七星关区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今年冬种,七星关区在朱昌镇、长春堡镇、何官屯镇、大新桥街道等 23个乡镇(街道)完成5万亩大白萝卜种植,其中规范化种植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产值1.4亿元。


  据了解,七星关区已申请大白萝卜地理标志产品,符合生产标准的大白萝卜将进行贴标销售。同时,为提高大白萝卜保鲜能力,今年该区还将着力改善产业基地冷链物流条件,配置完善产地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提高特色农产品预冷保鲜能力,有效满足农产品省内外销售需要。


  “大白萝卜是七星关区一张靓丽的农产品名片,今年我们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紧密联系,扶持和引导地理标志毕节白萝卜生产企业做好出口基地备案,力争建成高标准的供港澳基地,让毕节白萝卜产品实现出口创汇。”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万松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朝权 李玲 夏民

  编辑 王小婷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