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投入真心换真情|大方县百里杜鹃管理区沙厂乡政府工作员罗贤余

20201106102726_45572.jpg


  我叫罗贤余,是百里杜鹃沙厂乡政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016年10月,刚大学毕业的我回到家乡工作,成为了一名本地干部,正赶上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我结对帮扶了沙厂乡沙厂社区7户贫困户并负责包保孟家组。


  孟扬高是孟家组贫困户之一,年轻时因受到刺激导致精神失常,第一次见到他时就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长发及肩,沉默寡言,住所是他自己用大小不一的砖头简单搭建的,面积不足4㎡,顶上盖的是包谷杆,床是用几块木板搭的,盖的被子破旧不堪,狭小的空间里堆满各种杂物,里边还养了两条狗和几只鸡,人畜混居,散发着浓烈的臭味。


imgapp_meitu_1.jpg

村干部帮助孟扬高搬家并拆除简易住所


  经过走访得知,他有个哥哥,但一直不愿意去哥哥家住,政府给他建了新房子,他也不愿意搬进去。每次一到他家督促着,他就把东西往新房子里搬,第二次再去发现他又搬回原来的地方,反反复复很多次都没用。最后,我索性叫上村干部,请了几个人直接把他的简易住所拆了,硬给他搬了家。搬到新家后又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除了几个锅和碗似乎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东西,甚至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村里给他申请了低保,钱一直在存折里没取,他也不懂如何取钱,我就叫上村干部一起带着他去信用社取钱,买床、衣服、火炉、煤炭……一点一点地添置,他的新房里逐渐有了家的样子。


  真心投入帮扶,群众增收笑开颜。


  2017年9月第一次到结对帮扶贫困户李万华家走访时,正遇到他一瘸一拐地去喂猪。“老伴儿过世得早,有三个儿子,一个在精神病院,两个外出打工,其中有个成天到处混日子,一年难得往家里打个电话,我也联系不上,另一个虽然结婚了,但是一直没孩子。”谈起三个儿子,老人家满是无奈与心酸。


imgapp-2.jpg

罗贤余(左一)夜访贫困户


  2017年底,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父亲,其儿子李亚兵带着妻子回乡发展,初次见到李亚兵时他主动跟我谈起他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面临的困难。


  2018年3月,我帮助李亚兵顺利申请了5万元特惠贷,有了本钱,他就开始种烤烟、养猪、养牛。李亚兵是一名退伍军人,能吃苦、有毅力,人也勤快,每次去走访他要么忙着喂牲口,要么在地里干活儿,我几乎没有看到他停下来休息过,之后,他又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成了一名护林员,每月有800元的固定工资。


  今年,他家种的烤烟卖了3万余元,养了3头能繁母猪、1头种猪、2头牛,卖了十几头小猪仔,家庭人均纯收入达上万元,特惠贷也还清了,妻子也怀孕了,生活有奔头了,老人也笑了。


  有幸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是我此生难忘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几年,我见证了沙厂社区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道路硬化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也笑了,得到群众的认可,心里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群众其实都很善良,只要你贴近他们的生活,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讲清楚政策,他们也会真心待你。


作者 罗贤余

见习编辑 段岚茜

编辑 骆航念

编审 杨仪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