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村民的幸福生活有了着落|岑巩县大有镇和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海交

20201124170116_13163.jpg


  全村从过去的泥土路变成了现在的串户路全硬化;200盏路灯照亮了全村所有村寨的每一个角落;村内的老弱病残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保”;有劳动力的村民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实现了家庭的增收致富,村民逐步迈进了同步小康的幸福生活。


  如今,穿梭在岑巩县大有镇和平村,看着一点一滴的变化,我打心底高兴。


  我叫张海交,200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黔东南州岑巩县生态移民局工作,2017年11月,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被选派到岑巩县大有镇和平村担任第一书记。


4.jpg

走村入户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并向村民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和平村是岑巩县“八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辖23个村民组,有576户22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682人。


1.jpg

帮村民收稻谷


  “自己是代表着单位来村工作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干好工作是应尽的责任。”尽管我初来乍到,经验不足、人也较腼腆,但我却深知脱贫任务重、责任大,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我没有退缩。


  “脱贫攻坚任务是什么?政策覆盖范围是那些?”为了学深弄懂,我时刻保持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百姓学的态度,每天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深入学习研究吃透就业、产业等扶贫政策,深刻领会中央、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


3.jpg

向老人解释说明人社系统录入相关手续和政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驻村以来,为掌握好村情寨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我通过走访调研掌握村寨现状、薄弱环节,并对存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问题,及时召集帮扶干部、村干、组干、群众代表召开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会议,讨论村寨短期和长远规划等内容,明确以抓党建促脱贫、抓项目促增收、抓基础建设促民生的发展思路,带领村两委、工作队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力以赴推动各项目标落地实施见成效。

  “争取村办公楼建设资金86余万元用于建设村委会办公楼;争取帮扶资金13.4万元,用于采购办公座椅、LED显示屏、文件柜、电脑、打印机等物资和修建村委会篮球场以及完善制度上墙,全力推动和平村基层党组织阵地标准化建设。”


2.jpg

在建筑工地领取建筑老板赞助贫困户维修院坝的水泥


  “完成12.1公里组组通公路;建成16条12.8公里串户路改造项目;重建坡上组塌方道路堡坎3处;修建中寨组、坡上组、程家组因灾损毁的4座便桥;建成了一二三组大寨出行桥梁、龙爪溪大桥和大坡王家院3座桥梁;协调90万元人饮工程项目,用于桃树湾、野牛塘、半坡等地饮水工程建设,建成使用后惠及173户697人,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方便水。”


5.jpg

组织村民开展“庆元旦 谈变化 感党恩”同吃连心饭活动


  “成立种养殖合作社,现已发展200余亩太子参种植项目,参与务工800余人次,为群众创收80余万元。实施种桑养蚕项目181.85亩,涉及贫困户58户,非贫困户61户,累计用工达1200人次,支付用工费用10万余元,土地流转金5万余元......”

  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曾经的深度贫困村迎来了蜕变,群众的幸福生活有了着落。


6.jpg

组织村民召开院坝会并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方针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驻村近3年来,我始终心系和平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奋斗,用心用情更用苦干实干,带领和平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欢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杨仪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