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漫漫扶贫路 ︱兴义市沧江乡新寨村帮扶干部陈朋云

20201112153422_60404.jpg


  我叫陈朋云,是兴义市沧江乡林业站的负责人。在沧江乡扶贫,我帮扶的贫困户经历了“脱贫、返贫、再脱贫”的曲折过程。我帮扶的贫困户脱贫后,生活逐渐走向富裕。


1128_1.jpg


  2017年,我到兴义市沧江乡工作,成为沧江乡的一名扶贫干部。

  我帮扶的新寨村何芝春户,7口人,因残和缺劳动力致贫,人员结构两老、两中年(丈夫聋哑)、三小孩,收入低,日子过得较为艰难。

  第一次入户是由新寨村支部书记徐贞贵骑车带路。


1128_4.jpg


  当时因为路不通,我们的摩托车只能放在离何芝春家500多米的山丫。我们沿崎岖而陡峭的小路来到她家,家里只有两个老人。

  这两个老人都70多岁了,男老人周正友是何芝春丈夫的父亲,身体不好,常年患病,随时吃药;女老人张国芬是何芝春丈夫的母亲,身体瘦弱。

  看到何芝春家一家人的现状,我的心里十分纠结,怎么发展她家的经济?怎么保障医疗?怎么立足长远解决问题?心里满是疑问……


1128_3.jpg


  就这样,我带着问题,一是问同事掌握扶贫的方法;二是学政策;三是共商,结合实际开展落实。

  我在了解了何芝春家的需求和帮扶政策中找到触点,两者需求完全糅合在了一起,共商结果为:何芝春带丈夫周大祥和小孩继续在外务工,农忙时节何芝春回家安排农忙事宜,老人在家争取养牛、养猪项目,这样就能两全了。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何芝春家的经济收入逐渐在增长,已经达到了脱贫的标准。


  但是好景不长,何芝春家在去年脱贫不久,周正友便因肠癌住院治疗未果后离世,她家的脱贫路因病致贫,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原点。

  结合何芝春家的实际情况,我又想方设法与他们共商帮扶,争取公益性岗位一人、项目入股分红资金4笔,收入10000多元。与此同时,何芝春家养牛、养猪、最低生活保障等应落实的全部帮扶政策全部落实。

  今年在核算何芝春家的家庭收入时,转移性收入较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97.05元,家庭经济有了更稳定的保证。

  现如今,何芝春家三个孩子在校孜孜不倦地求学,他们家达到了脱贫标准,摘掉了“贫困帽”。


作者 陈朋云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