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飞”出大山 再回大山丨瓮安县平定营镇细沙村驻村干部谢飞


  我叫谢飞,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平定营镇细沙村驻村干部。


  平定营镇细沙村,虽然距离瓮安县城不到20公里,但因地处瓮安最高峰花竹山脚下,海拔较高,雨天雾大、冬天冰大,气候比较寒冷。


  我与细沙的深厚缘分,是从2019年5月开始的。


  我出生于过去瓮安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小河山。我的名字里有一个“飞”字,寄托着父母的期盼,希望我长大成才,飞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我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到瓮安县委宣传部工作,去年我被派到细沙村驻村,有幸加入到扶贫队伍中来。这定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走出大山的我又回到了大山。


  细沙气候冷凉,说来也巧,我网格中的80%都是“冷”姓人家。记得刚来这里,老网格员带我走访,冷姓人家姓名相似的就有10多户。他们中多数举家外出,长期在外,连面都见不到,要尽快熟悉并核实每一户的情况,困难会不少,也让我对驻村工作感到迷茫、没有底气。


  虽然驻村工作繁杂琐碎,但当我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做好一件件事时,我慢慢地找到了工作方向。我对驻村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向群众们宣传国家政策


  在走访中,群众冷光林反映,他家门口电线杆倾斜已久,又在公路边,过往行人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冷光林还说,这个事很难办,反映多次,供电部门工作人员也来过多次都没有处理好。


  我到现场看了一下,回到村里后,便拨通供电部门电话进行反映,咨询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据县供电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因当地村民要求把电线杆重新选址,上报的项目还没有审批下来,直接加固维护部分村民又不同意,让大家都觉得为难,导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第二天,我向冷光林和村民们讲明原因及相关政策,如果要移电线杆,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安全隐患一时不能消除,大家心里也会不安,只有先对电线杆进行加固,才能及时排危,不过大家要配合供电部门工作。冷光林和村民们对此表示理解并给予支持配合。


县供电局工作人员对冷光林户门口倾斜电杆加固


  但是正当供电局工作人员来对电线杆进行加固处理时,又有村民出来阻拦,不允许在其地里打孔拉线。我赶紧上前与村民交谈,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使电线杆加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隐患消除,冷光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件事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也多了几分信任。


  何盛国夫妇有三个孩子,两个读小学,一个念初中。夫妇俩过去长期在外务工,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加上平定营镇没有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学校,娃娃们是在不同的学校上学。何盛国夫妇对我讲,他们好想把三个孩子转到县城同一所学校读书,这样一来,他们在县城打工,也可以照顾好孩子。


  我把夫妇俩的话记在心里,通过咨询县教育局和瓮安五中的教师,了解乡村学校孩子转学到县城读书,入学需要哪些要求、要准备哪些资料,了解情况后,并提前叫何盛国夫妇准备好孩子入学资料。


  到了报名前一天,我又打电话反复叮嘱他们记得带齐资料。但我还是不放心,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来到学校,同夫妇俩一起排队,为三个孩子办理入学报名手续。


  前前后后跑了几天,孩子们在瓮安五中总算安顿下来,何盛国夫妇很感激,总是不停地对我说“谢谢”。看着孩子们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看到他们纯真的笑脸,想到曾经的自己,我从心底感到欣慰和高兴。


  一年多很快过去了,回首驻村的时光,也许我只为村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为王正平户申请办理烟草许可证、自己掏钱为部分农户买生猪保险和房屋保险……但无论如何,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给村民们带去一缕温暖。因为我这个山里娃,更懂大山里的父老乡亲。


  通讯员 谢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 整理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王璐瑶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