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我认了包保户的母亲作“干妈”丨瓮安县猴场镇大田坝村驻村工作队员皮华松


  我叫皮华松,是贵州黔南州瓮安县猴场镇大田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2018年1月来到大田坝村以来,我每日走村入户,与包保网格的村民们拉家常、话发展,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是在这里,我认了一个“干妈”。



皮华松与“干妈”


  家住大田坝村龙英寨组的村民潘运海是我的包保户,由于他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多年来只能在家里做零星的种养殖。今年4月,经过走访,我得知由于雨季引起土坎塌方,压垮了潘运海家的牛圈和猪圈,这个损失对于家境贫寒的潘运海一家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正当潘运海一筹莫展之时,我积极联系“娘家”——瓮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申请了2000多元补助,又向猴场镇政府申请到了2000元民政救助,再自掏腰包2500元帮助潘运海修复圈舍。



皮华松到潘运海家走访


  现如今,潘运海的圈舍里牛壮猪肥。在我的积极联系下,他还得到了村里公益性岗位护林员的工作,每月800元的固定收入让他家的生活有了进一步保障。

  多次的走访拉近了我和潘运海一家的感情。

  我自己也是来自农村,在家称呼我的母亲为“老妈子”。通过多次走访后,我对潘运海71岁的老母亲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每次也喊她“老妈子”。


  就这样,我的驻村工作中,多了一个“干妈”。



皮华松到潘运海家了解牛的养殖情况


  因为“干妈”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大田坝村地处偏远,看病十分不便,我就挤出时间,抽空带她到县城的中医院做检查,开药。现在她每天吃的药,大多都是我回家的时候顺路带来的。

  回想起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我真是感慨万千。特别是今年,我18岁的儿子升入高三,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能陪伴在他身旁,家中的父母也越来越年迈,工作与家庭不能两全的矛盾几度让我落泪,但我依然无比坚定我驻村的初心和使命。



皮华松整理档案资料


  作为驻村工作人员,我干不了太大的事,就只是想着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和潘运海这样的贫困户心连心、手拉手,一起发展,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朱琳 陶堃 整理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王璐瑶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