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做农业科技的传播者 让每一寸土地成为丰收的沃土丨黔西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研究员赵恩学

20201112153422_60404.jpg


  “赵老师,我今天要开始摆放营养包了,你能来给我指导指导吗?”接到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羊肚菌种植户马华平的电话时,正在永燊乡干沟村花椒基地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的我匆匆往洪水镇赶,这也是我今天服务的第5个乡镇了。


1.jpg

赵恩学(右一)在大棚内指导农户

  我叫赵恩学,是毕节市黔西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研究员,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这已经是我在田间地头工作的第32个年头了。从精壮的年轻汉子到悄然斑白的两鬓,我把自己人生中最美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这两年来,我主要服务于县里的羊肚菌种植,像这样每天奔忙于多个乡镇是我的工作常态,最忙时节,每两个月就要踩坏一双鞋,可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专心田畴,潜心做事是我的职责。

  黔西县是全省羊肚菌种植大县,2019年,我与贵州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在黔西甘棠、中建、太来、中坪4个乡镇、14个村的1277个大棚示范种植有“必需氨基酸”“食用菌皇后”美称的食药兼用型食用菌羊肚菌1256亩,产业涉及农户上千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3户。

  大山里发展羊肚菌种植实属不易,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生长期除需较低气温外,还需较大温差,其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与发育对温度、湿度、光照要求严格,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清洁卫生的水源等都是羊肚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由于种植技术要求高,曾记得,甘棠镇大寨民兴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守军种植的羊肚菌出现了病虫时,我焦急万分,连忙赶到基地,为其“把脉问诊”。幸好,通过我们的努力,羊肚菌没有造成损害。

  对于农民来说,丰收就是财富,我深知,这些都是他们掏上家底才发展起来的产业,我不能让这些产业在技术环节出现任何问题。

  为确保示范种植成功,我从种植地块及灌溉水源的选择、整地、播种、覆土、营养包的放置、浇水、通风、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入手,开启了“5+2”“白+黑”“现场指导+电话+微信”的线上线下服务的工作模式,最多时一天跑了11个乡镇,打了40多个电话,发了10多条微信。

  累了就稍稍站一会,伸伸腰、透透风,再接着干,只想把好每一道技术关,只想多服务一个乡镇、一个企业、一户农户,只想尽一名技术人员之力,把科技与产业更好的结合起来,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为脱贫攻坚尽一点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黔西县示范种植的1256亩羊肚菌喜获丰收,平均亩产量达140公斤,最高亩产达400公斤,均价90元/公斤,利润率50%左右。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务工等收入,受益农户户均增收千元以上,扶贫效果显著。

  每当看着脚下丰收的土地,我都倍感幸福,我是农民的儿子,服务农民是我的使命,为了泥土的芬芳,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通过技术服务、科技培训等方式,服务农村、服务农业,做一名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致富的领头羊、乡村产业扶贫的带头人,让每一寸土地成为丰收的沃土。

 通讯员 洪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整理

  编辑胥芬芳

编审 王璐瑶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