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沿河:决战深贫战犹酣 精彩出列不松劲

  提  要


  11月16日,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了贵州省2020年度贫困县拟脱贫退出名单,作为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2020年被列入全国52个、全省“9+3”挂牌督战贫困县之一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出列。


  众手书写千秋伟业,沿河告别世代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这仅仅只是新征程上的一个新起点,全县干部群众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频道不换、力度不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这张最新最美的画卷,必将在沿河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鸟瞰沿河县沙子街道南庄村 谭明全摄


  组织聚力 脱贫有战法


  沿河地处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9万,2014年全县有贫困村250个,贫困人口41625户166500人,贫困发生率为27.2%。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382户176126人。


  面对深贫,决战深贫。从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沿河自治县驻村干部与群众在一起 任涛供图


  “在一次宣讲活动中,我组织一口刀村群众在夜校集中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视频,为避免老百姓听不懂,我用方言进行同步讲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得没话说。”有的乡亲还高兴地抹泪。“看到这一幕,我很欣喜,深刻理解了基层脱贫攻坚宣讲员存在的重要意义。”沿河思渠镇一口刀村扶贫宣讲员杨鹏程告诉记者。


  据悉,全县广泛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累计开展宣讲3800余场次、讲习活动5300余场次。


当地群众在“白叶一号”基地务农


  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全县上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核心指标,努力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我宣誓,脱贫攻坚,我是战士;服从命令,奋勇冲锋;不打胜仗,誓不罢休!”2019年12月17日,沿河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县委书记任廷浬带领3000余名党政干部齐声宣誓,声音铿锵有力,回响乌江两岸。



  “亲爱的爸爸妈妈:转眼驻村工作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妈妈,4 月 21 日是您75岁生日,儿子又错过了……”一封家书,满含深情,老父捧读,泪湿衣襟。中寨镇大坪村第一书记文伟红,连续驻村7年,毅然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摘帽一村又一村,不幸因公殉职,用青春润泽了民生,用生命诠释了忠诚。


  文伟红的精神,激励着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在脱贫一线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在扶贫路上,涌现出了父子同出征、夫妻齐上阵、兄弟共战斗、姐妹携手行、家人“组团”去驻村的感人场景,呈现出推掉婚期忙攻坚、身怀六甲守岗位、轻伤在身上火线、离妻别子赴战场的动人画面。


沿河黄池村主题公园


  “把你填的资料发给我看看,我帮你审核一下。”“这个表填电子档方便多了。”在黑水镇龙堡社区,驻村干部冉叶和姐姐冉晓慧的聊天记录,多数是向姐姐请教驻村工作。


  “她驻村时间比我长,驻村工作经验比我丰富,虽然不在一个村,但她经常指导我,我们聊得最多的也是驻村工作。”冉叶说。“脱贫攻坚战,全家总动员,为了帮我看管不到周岁的孩子,母亲陪我驻村,父亲在驻村,丈夫也从事着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初,沿河全面吹响决胜深度贫困的冲锋号,选派5151名干部脱产到全县432个村驻村扶贫。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干劲,更带来了决心。


中界镇孙家村金海雪山新农村全貌


  今年以来,沿河先后发起了脱贫攻坚“百日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再战100天打好收官战”等系列行动,采取“大统筹大培训”“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蜕变”“大提升大成效”“大查漏大补缺”“大盘点大总结”六个步骤纵深推进,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进一步完善作战体系、各级指挥部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各级干部帮扶责任,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克深度贫困的局面,以脱贫攻坚实效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结对帮扶 携手奔小康


  自2017年3月江苏省张家港市与沿河自治县结对帮扶以来,两地逐步形成以“三项机制、三个全覆盖、三大保障”为重点的“三个三”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新模式。


  建立健全组织、会商、考核三项机制,推动扶贫协作工作落实。从市县、乡镇、村村、村企、园区五个层面实现帮扶层次全覆盖。


  中界镇高峰村与张家港市善港村结成了结对帮扶对子,给高峰带来了新的希望。2018年3月,善港村第一批帮扶工作队进驻高峰村后,高峰村更加坚定了“后来居上”的信心。


生态茶产业


  高峰村平均海拔650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沿河自治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结对帮扶以来,高峰驻村工作队与善港村工作队一道,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和“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克服区位劣势,敢于洼地弹跳,善于奋勇争先,努力夯基础、美环境、兴产业,踏上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健康大道。


  如今的高峰村,建成了中界镇占地面积最大的村委会,会议室、图书室、接待室、办公室等一应俱全,村级组织实现有阵地、有标识、有设施、有制度、有图书资料“五有”目标;专门设立垃圾回收站,是全县最早实现垃圾管护制度的村庄。村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个人各扫门前雪”外,还经常相约一起清扫村里的公共区域;流转土地600多亩,建立大棚57个,集中发展水果番茄、草莓、美国金瓜、日本网纹瓜、欧美杂交葡萄等高端水果,培育了灵芝,种植了茶叶,养殖了鹌鹑,栽上了野百合……


群众集中管护“白叶一号”茶园


  产业的发展在沿河自治县村一级中位居前列。截至2019年底,高峰村村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7800元,实现贫困户全部清零,是中界镇第一个贫困户率先清零的村庄。


  这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成功案例的缩影。


  “‘鼓口袋’与‘富脑袋’同样重要。到沿河以来,我们共计争取张家港市级以上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对口帮扶资金3.71亿元支持沿河,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住房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类项目312个,覆盖贫困人口14.9万人次。”政协张家港市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挂职)陈世海告诉记者。


  据悉,张家港62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沿河88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由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牵头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组团式帮扶”,在全国县域教育系统率先实现各个乡镇、各类学校、各个学段“三个全覆盖”结对帮扶。


  兄弟同奏战贫曲。今年以来,铜仁市按照全市“一盘棋”思想,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采取“9+2”帮扶模式,统筹已脱贫的9个区县和2个高新开发区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沿河产业发展,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助力沿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自6月投产以来,每天生产鸡蛋9万余枚,解决当地15人就业。”谯家镇蛋鸡养殖场场长张付祥告诉记者。据悉,该养殖场由石阡县全额出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项目规模大,建成后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沿河沙子空心李——喜获丰收笑颜开


  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坚持短期见效与长远发展相结合,重点支持沿河发展生猪代养、生态鸡、蔬菜、食用菌、生态茶、红薯、辣椒、油茶等产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铜仁市9个区县2个经济开发区共计有生猪代养、辣椒、红薯、生态鸡等34个产业项目落地,帮扶资金达1.1亿元。市级选派33名农业技术专家、各区县抽派54名技术干部驻沿河蹲点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和项目管理,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挂牌督战 参战打硬仗


  “老赵,羊长得还好吧?饲养技术都掌握了吧?”近日,泉坝镇岩园村,省委办公厅派到沿河的督战队员赵源和朱效明走进代养户赵国和的养羊场,了解养殖情况。


  “长得可以、肯吃,长得快,今年脱贫增收有盼头。”赵国和乐呵呵地说,“甩掉穷帽子,迎来好日子,感谢你们督战队的鼎力相助!”


  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等7家单位为主体责任单位,选派50名精兵强将到沿河16个乡镇开展定点督战。


  赵源和朱效明负责定点督战泉坝镇岩园村和黄池村。他们在较真碰硬“督”的同时,积极融入该镇脱贫攻坚指挥部,进村入户查找问题、掌握情况,协助当地打硬仗、攻难点。



  2017年11月,中国特产协会授予沿河自治县“中国白山羊之乡”称号。“沿河山羊”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步沿河白山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走访调研,针对岩园村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很快谋定产业扶贫方向。赵源和朱效明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250万元项目资金,采取“村社合一”的形式,建成700头规模的养羊场。


  挂牌督战,不能强督弱战、只督不战。常驻沿河统筹省市县三级督战力量开展督战工作的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晏世忠说,挂牌督战既要督更要战,要聚焦重点难点,躬身入局,寓“督”于“战”,确保沿河高质量出列、精彩出列。


牧场上放养的白山羊


  深入沿河脱贫攻坚一线的督战队,按照“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求,围绕打法是否精准、重点任务是否落实、要素保障是否有力、力量下沉是否到位、战时纪律是否过硬等,强力推进挂牌督战。


  据介绍,省、市、县三级共同派出292名督战队员,进驻沿河434个村(居、社区)和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深入一线调研督战机制,加强视频现场督战,加强问题分析研判,做到精准有效督战。


  巩固提升 书乡村振兴


  冬日暖阳斜照的中界镇天坪村,村民王志明家屋后的那棵老梅树又吐露出了新芽,白色的房墙上用狂草书就了《卜算子·咏梅》。

  “唧唧喳喳……”11月21日清晨,鸟鸣声把王志明“唤醒”,整理好床铺,打开房门,清新空气扑鼻而来。


  每天王志明都会在房前屋后转上几圈,欣赏房墙上一幅幅山水画和配上一首首古诗词;宽敞、平整、干净的院坝边上是驻村干部帮他打造的“龙珠果园”……远处的青山、蓝天白云,“现在啊,我每天都在画中游。”


沿河中界镇天坪村


  沿河通过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经济发展变快了,生态环境变美了,城乡面貌变靓了,人民生活变富了。


  洪渡镇苏家村道路宽敞、平整、干净的村中大道上,观赏者熙熙攘攘,群山环保,苍翠欲滴,高低起伏的山包把这个小山村包裹得更加多情动人,整个村子宛若绿海中的一叶扁舟。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沿河主要领导表示,“出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四个不摘’工作方案》,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做到责任不松、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监管不脱。压紧压实县、乡两级责任,常态化开展督促检查,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三落实’到位,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果中茅台——沿河沙子空心李


  持续抓好产业革命。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畜牧、生态中药材四大生态产业以及“短平快”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紧扣“六个转变”和“五个三”要求,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努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和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


  “我们养的有江团、草鱼、鲤鱼、鲫鱼、青鱼等,用天然泉水养出来的鱼,口感好,肉质细。”思渠镇边疆村脱贫攻坚指挥长晏飞望着山里清澈的泉水哗哗流进鱼塘,自豪地称赞。


沿河思渠镇边疆村生态鱼养殖


  今年5月,边疆村巧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00万元和县财政扶贫资金60万元,引用村里地名叫双鼻孔出来的泉水,把荒地和部分田改修成10.6亩的鱼塘,投放了6250斤鱼苗,现在预产1万二千斤。


  转变观念促发展。如今,边疆村除了发展生态鱼外,还发展了生态鸡、辣椒、茄子、菊花等产业,村民们只要有空就到基地务工,每天有80至100元收入,一年下来有近万元的务工收入,大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一个又一个产业在土家山寨如春笋般“冒出”,还涌现出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


  据悉,沿河将继续大力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大力开展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四好”宣传教育,讲好“英雄辈出”的脱贫攻坚故事,深化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中界镇孙家村金海雪山新农村全貌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整治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教育引导群众永远感恩奋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贵州日报天眼记者 梁瀚泽 施平

  编辑 王小婷

  编审 王璐瑶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