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我把帮扶村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丨锦屏县平秋镇皮所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开铨

20201117165840_28816.png


  我叫刘开铨,是国家税务总局锦屏县税务局一名副主任科员,2015年锦屏县税务局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号召,于5月派我到黔东南州锦屏县启蒙镇兴华村担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组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随后由于单位对结对帮扶村调整,2016年初,我转到平秋镇皮所村担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组长及村第一书记。


7.jpg

刘开铨查看道路修建情况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以前皮所村真实的写照。皮所村位于锦屏县西北部,村内地块破碎,山路崎岖,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90人,属深度贫困村。驻村后我意识到改变该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发展产业是脱贫的关键。


10.jpg

在村里开展宣讲活动


  开展好工作,沟通是前提。帮扶期间,我经常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经政府的大力扶持,税务局的帮扶和大伙的同舟共济,皮所村新建基础设施广场2000平方米1个,太阳能路灯400盏,饮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村两委办公楼300平方米,组组通公路4.5公里,产业路4条2.5公里,串户路8公里,戏台1个,六角亭2个,门楼1个,停车场3个,仅2019年农户实施“三改”258户次,公共卫生厕所1个,大水井维修(铺青石板,盖凉亭)1个,以3年(每年1万元)第一书记工作经费为主对皮所村办公楼前的操场进行升级改造铺设了青石板(500平方米)和添加花台,这极大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辣椒、土豆等多元产业,同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6.5万元发展飞地经济,采取“三变”投资方式,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壮大村集体经济3万元。


11.jpg

为贫困户送“温暖”


  驻村期间,我把帮扶村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投入的不光是精力和时间,更有那数不清的心血和感情,在帮扶村建设中取得的点滴成绩也得到了认可,2016年,被锦屏县国家税务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18年度公务员考核中被锦屏县组织部评为优秀等次,近三年连续被中共平秋镇委员会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从尘刀班到网格员,六年多的驻村帮扶中,有乐亦有苦。


9 2.jpg

冬季在结冰的道路上值班


  2017年10月,我的父亲身患重症在怀化第二附属医院(靖州)住院治疗,由于忙于扶贫工作我没能时刻贴身陪伴父亲。在其半年多的住院治疗期间我只是每周六陪护一晚,周日便匆忙返程回村工作,现回想起来很对不起我的父亲。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为取得脱贫攻坚胜利,为千千万万个百姓的幸福生活,舍鱼而取熊掌亦可为!

  如今经过我们帮扶干部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皮所今年年初已脱贫111户466人,拟年底对未脱贫6户24人清零。


13.jpg

皮所村村委一隅


  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路上,我将继续迈着铿锵的脚步,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周文君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