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大方:点“绿”成“金” 释放“生态红利”

  “八九十年代的滑石村,周围群山全是光秃秃的一片,由于开荒过度、破坏生态,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给滑石人生产生活带来威胁。”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村民王福忠说:“以前的滑石村,春种几大坡,秋收不满屋,耗子跪着啃,乌鸦舔不着。”

6.jpg

2000年的滑石村(毛道安 摄)


  生态建设让滑石村不再“滑石”。自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工作后,经过滑石人20年的努力,光秃秃的山坡如今绿树成荫,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土胚房全部变成小洋楼,滑石人也依托这万亩森林,走上了靠山吃山的道路,林下种养殖业在全村发展迅速开来。

W020201118495248584092 2.jpg

林下食用菌。(周训贵 摄)

  “2002年,我们被迫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在外打工多年积累一定积蓄与工作经验后,在得知家乡发展变化巨大时,于是我们回家发展起种养殖业,如今这茂密的森林托起了我们滑石人的生态之梦、致富之梦。”谈到家乡的蜕变,返乡创业的滑石村村民杨润深有感受。

7.jpg

现在的滑石村。(吴贵荣 摄)

  如今的滑石村,山上2000多亩林木长势如潮。车过林间,打开车窗,任凭阵阵林间清风吹进来,尽情享受着清新的绿色芳香;一棵棵挺拔的树,在车窗外闪过一抹抹绿。那绿浪翻滚的海洋,一幅美丽的绿色画卷,在眼前越铺越宽。

  另一边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早年间也是石漠化严重的深山区,种啥啥难成。

  据悉,穿岩村土地总面积14平方公里,在9000亩可耕地面积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57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3.3%。过去,穿岩村村民土地垦殖率达90%以上,石漠化面积达48%。

8.jpg

2000年的穿岩村。(毛道安 摄)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每逢汛期,大量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我们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土生土长的穿岩村村民杨先福,回忆起以前辛酸苦辣的生活,至今还历历在目。

  2000年,当地政府将穿岩作为生态建设试点,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扶贫移民搬迁为示范主题,从强化防护林建设入手,坚持“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9.jpg

现在的穿岩村。(张应华 摄)

  随着生态的逐渐恢复,植被茂密的穿岩村让穿岩人享受大自然带来的馈赠。一方森林守护着小沟一方老百姓平安下,小沟人把土地利用起来,发展起了林下种殖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种树要三分种,七分管。只要自己还能动弹,就会继续带着护林人守护这片森林,管护好27000亩树木不遭受任何威胁。”森林守护者杨先福老人,许下一辈子守护森林的诺言。

10.jpg

林下养鸡。(黄义荣 摄)

  如今,通过20年的石漠化治理,穿岩村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8.6%到现在的76.4%,退耕还林4306亩。村子里的贫困人口也从1987年的2860人,到2019年2860人全面脱贫。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206元增加到2019年的10300元,比退耕前增长了近50倍。


通讯员 钟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维维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周文君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