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的脱贫智慧】广东媳妇不简单 “阳光玫瑰”分外甜丨贵州兴仁市大山镇猪槽箐村村委会主任林雪玉

20201118102944_44757.jpg


  我叫林雪玉,现任贵州黔西南兴仁市大山镇猪槽箐村村委会主任。我的老家在广东省揭阳市,2003年与爱人结婚后就嫁到了他的家乡猪槽箐村。我和爱人结婚后一直都在广东打工,每月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虽然嫁到了猪槽箐村,但我以前从未打算要在这里过一辈子,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能带着家人离开大山,到外面的城市里生活。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2014年,为照顾家中生病的老人,我回到猪槽箐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每当看到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过着穷困的日子,他们的眼神里总是充满改变命运的渴望,我决定不再外出务工,留下来和大家一起改变贫穷的面貌。2015年,我参加了村干部竞选,担任村治保主任。2016年,得到乡亲们的信任,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猪槽箐村地处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区,缺水少土。长期以来,村民们都是守着石旮旯过日子。2014年,全村896户3521人中,就有近400户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44.96%,是全市六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要致富,先修路。我出生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深知交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猪槽箐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极差,“晴时灰尘满天飞,雨时双脚陷泥坑”,是村里交通设施的真实写照。


20201118103049_16504.jpg


  我与村支两委干部和驻村扶贫积极争取资金,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借助镇里抢战“组组通100天”的难得机遇,带领请村民终于在2018年元旦前完成了通组路建设。与此同时,还争取县水务局30万元资金支持,在村里打了两口井,缺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没有产业支撑,贫困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路通了,水有了,产业发展就有了条件。针对村里没有成片土地的实际,我和村干部到云南考察后,决定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在村里种植,增加村民收入。


  2019年3月,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478万元,加上整合县里的资金200万元,猪槽箐村200亩“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建设启动。基地项目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全村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同时,还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拓宽村民收入渠道。


  猪槽箐村民长期种植传统农作物,缺乏现代农业意识。以前,村里也尝试发展过一些产业,但均以失败告终,不少村民对发展产业抱着怀疑态度。在葡萄园基地建设启动之初,遇到不少困难。其中,土地是最大难题。符合葡萄种植的土地不够,200亩基地中,就有80亩土地是从邻村“借”来的。村口有块40多亩的土地,就涉及到80多户人家。在对这块土地进行平整时,遭到80多户村民的集体反对,甚至还有村民跑到施工现场阻工。


20201118103228_68143.jpg


  面对村民的质疑甚至怨气,我与村支两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干部使出浑身解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白天黑夜轮流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最终打消了大家的顾虑,葡萄园基地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眼看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哪知一场意外的雪灾差点让大家的心血付之东流。2020年春节期间,猪槽箐村突降暴雪,基地里的多数大棚被雪压垮了。产业才起步就遭遇灭顶之灾,看着雪地里垮塌一片的大棚,我欲哭无泪。


  好不容易才搞起来的产业绝对不能失败!把悲伤埋在心底,我重新振作起来。在市、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村里争取到资金170万元启动了灾后重建。今年,虽然遭遇了雪灾,葡萄基地还是有了一定收成,初次挂果就收获葡萄3000多斤,价格从每斤15元到25元不等。虽然与预期收益有一定差距,但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还是坚定了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20201118103245_55581.jpg


  葡萄产量虽少,但村民心里很甜。在家门口就实现务工,收入还很可观,让村民对葡萄产业充满信心。2019年,基地劳务务工支出32.7万元,今年1至8月份,劳务费支出就达21万元。不少村民依靠土地流转费和务工收入实现了脱贫。今年,共有50名贫困户参与葡萄基地分红,户均分红500元。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明年葡萄基地将大面积挂果,产量至少在10万斤以上,产值最低150万元。“阳光玫瑰”葡萄将成为猪槽箐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带动更多的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在发展产业扶贫的举措带动下,去年以来,猪槽箐村已有29户100人实现脱贫。几年时间,我已从一名外来媳妇,摇身变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虽然有时觉得很苦很累,但每当看到乡亲们脱贫后的一张充满幸福的笑脸,心里就会像“阳光玫瑰”葡萄一样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诚克 段源兴 整理

见习编辑 吴一凡

编辑 肖慧

编审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