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一把伞,“敲”开群众心房|修文县景阳街道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宋秋菊

sonates.jpg


  幸福未来,对我而言,就是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在今天落地,于明天生根发芽。


  我叫宋秋菊,是贵阳市修文县景阳街道红星村党支部书记。自2016年6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我带领村支两委班子,为红星村的幸福未来打好基础,为脱贫攻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初到红星村,我发现第一个亟待解决就是环境问题。可刚到任,我还没得到认可,如何才能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自觉爱护环境呢?我发现,村民们到村支两委办事时,通常不爱带伞,一旦遇上雨雪天气他们就犯愁了。于是我从侧面入手,在村办公室门口摆放了几把大伞,免费提供给村民。


2.jpg

慰问群众


  一借一还,一来二去,一把伞变作一把暖心的钥匙,大家对我多了一点了解、一份信任。趁着这个机会,我带领党员干部拿起扫帚、扛起铲子,走村串户开展大扫除活动,同时拿着大喇叭号召村民参与进来。走着走着,参与整脏治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连村里的老人小孩都动起手来。渐渐地,全村大扫除的活动成为了我们的常规项目。

  红星村占地10平方公里,对我而言这片熟悉的土地已不知走过了多少遍。越是逢年过节走得越多,越是寒冷天气走得越勤。

  村里有位六十多岁的贫困户冯某某,独自居住在破旧不堪的危房中。我记得第一次踏入这个不像家的家中,连床都是用砖头和木板搭起来的,每当下大雨,屋子里就会漏水、积水。冯某某的生活和安全双重难题压在了我的心头上。2017年,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多方争取房屋修建资金后,冯某某终于搬进了新家。新房子有了,可家具从哪里来的?我只得在亲朋好友间为他募集来旧家具,虽是用过的,可放在新房子里,足以让这个家像个真正的庇护所了。推开门的一刻,他又欣喜又感激地对我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样的房子!”

  这些年无数次走访调研,让我对每一家的情况都了然于心,但我还是常常挨家挨户地走,能帮的忙我记在心上,能听的话我耐心倾听。因为我总是把大家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久而久之,在村民们遇到麻烦时,总会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请我这个“宋支书”帮忙。

  “点子多、思维活”,与我一起共事的同事们这样评价我。因为我充分利用党建+模式,丰富基层主题教育活动,为村民带来了“福利包”。

  比如有一年春节,我像往常一样走访,当推开一户大门时,眼前一群孩子或正抱着手机打游戏、或抽烟打牌。这一幕令我诧异,我当即决定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党建+假期乡村课堂”。

  于是,我为这个想法四处奔走、讨经验。终于,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帮助下,大学生志愿者们为红星村的孩子们开设了美术、书法、手工、舞蹈等课程,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

  当我看到100多个孩子走进“小小艺术家”乡村课堂,不仅让他们的假期安全得到保障,更开阔了他们的思维和眼界,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3.jpg

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大会


  不仅如此,我还带领村支两委开展了“党建+健康扶贫”,邀请贵医附院神经外科、贵阳市口腔医院“送医到村”开展义诊活动;又携手贵州京剧院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联建活动,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与经典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在我看来,脱贫攻坚不止是做好当下的工作,更要为幸福未来绘就蓝图、打好基础。2019年我们红星村落实扶贫资金41.7345万元,2020年村集体申请市级资金19.395万元投入县供销社共建坝区分红项目。目前,全村所有脱贫户均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饮水安全达标,义务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

  现在,每当我走进村子,一声声亲切的“宋支书,来家里坐!”是我获得的最动听的赞誉。敢想也要敢做,我坚信,未来要靠脚踏实地干出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整理

见习编辑 梁珍情

编辑 孙远铭

编审 周文君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