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上得了央视、引得来院士,凤冈牛就是“这么牛”!

  在凤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群众想养牛,贷款就有门路、养牛就有补助、防疫就有保障、意外就有保险,风险不用怕、销路不用愁。”

  这是凤冈牛产业的牛气,也是底气。近日,在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牛羊产业专题报告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以凤冈牛为例,讲述凤冈牛带动脱贫的故事。同样,在日前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播放《走进大山巧发牛财》讲述凤冈牛经过屠宰、分割后,一头牛能卖到12万元的高价的故事,再次让凤冈牛引来大众关注。

1.jpg

贵州凤冈县和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


  凤冈牛为何这么牛?

  近年来,凤冈县立足资源禀赋,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聚焦“六个转变”,推进肉牛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凤冈县肉牛养殖优势,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用好地、种好草,探索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草好料养好牛。按照“以畜养地、以地定畜”发展思路,凤冈县大力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出台政策支持企业改良荒山草坡种植牧草,全县种植牧草8万亩,年生产收储青贮饲料10万吨、氨化饲料10万吨。在凤冈养牛,春季牧草有青贮,秋季牧草有鲜饲,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青贮饲料+青饲料+精饲料”的肉牛饲养模式。

  坚持以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双有机”为引领,将肉牛产业和茶产业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广实施“种养结合、茶牛一体、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推进饲草基地有机认证,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年生产有机肥达5万吨,全县畜禽粪污利用率达95%,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一亩地养一头牛,一头牛肥一亩地”在凤冈成为现实。

2.jpg

凤冈县肉牛屠宰加工

  ——用心用情育好牛、出好肉,努力走出一条贵州黄牛长出优质雪花牛肉的创新发展之路

  通过大力实施贵州黄牛“品种繁育”工程,加大科技投入,采取科学化饲养、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贵州黄牛良种繁育体系,贵州黄牛品种得到不断巩固和提纯,大幅提高了养殖贵州黄牛的经济价值。

  据统计,全县目前建有贵州黄牛保种场1个、扩繁场2个、繁育基地4个,发展3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户1348户,贵州黄牛能繁母牛达16278头,每年出栏贵州黄牛12000头以上。

  一般养殖户肉牛出栏时间从30月龄降到22月龄,和记公司通过标准化育肥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将贵州黄牛平均体重从350公斤提升到600公斤,成功实现贵州黄牛长出高品质雪花牛肉,生产的A5级雪花牛肉销售价格达到每公斤1960元,牛肉品质可媲美日本和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3.jpg

“雪花”牛肉

  ——攻坚克难补牛链、闯牛市,全力推动凤冈肉牛产销两旺

  围绕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等重点环节开展集中攻坚,凤冈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获得肉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地方专项债券2.08亿元,着力补齐链条短板,丰富肉牛业态、做强肉牛品牌,推动形成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建成了黔东北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聚集周边20余个县市区肉牛资源。今年上半年,完成3.6万头肉牛的集中交易,交易额达7.6亿元。

  “牛大冈”“牛小凤”“龙滩口野肆”“牛大吉”等凤冈牛肉品牌在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地开设体验店和鲜肉销售店61家,贵州黄牛的品牌价值、市场影响力正在不断显现。

  ——想方设法让群众发牛财、得牛利,贫困群众牵着牛儿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这不仅是凤冈县发展牛产业的目标,更是给大家立下的庄重承诺。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借助合作社人熟、地熟的组织管理优势,调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肉牛养殖,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发展模式;

4.jpg

全株青贮玉米收割现场

  制定出台了“牛五条”,在修圈、养牛、种草、保险、防疫等方面给予补助和支持;

  通过“政策扶持+独立饲养”,让没钱养牛的农户养上了牛;通过“土地入股+基地务工”,让有地无牛的农户赚得了牛钱;通过“信贷扶持+代养分红”,让无力养牛的贫困户分到了牛利……

  总之,在凤冈,只要农户想养牛,就一定不愁贷款、防疫、销路等问题,政府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使养牛成为一件“牛事”。

  据测算,农户每养一头商品牛可增收3000元,每养一头能繁母牛可增收6000元,每种一亩草可增收4000元,全县两万多人靠牛产业获得了就业机会,过上了“牛日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盛道利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周文君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