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威宁高山冷凉蔬菜稳步挺进“三大市场”

DSC00537.JPG

威宁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位于海拔2000米至2600米之间的地带,片片菜地随地势依次铺排。 周阳 摄


  冬日的阳光伴着高山上些许狂放的风,让乌蒙山区更显磅礴、纯粹。11月14日,走进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盘山路绕行而上,在海拔2000米至2600米地带,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映入眼帘,吐露蓬勃的生命力。这里是威宁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


  乘着全省拓展省内、东部、黔货出山进军营三大市场的东风,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品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稳步挺进三大市场。


微信图片_20201116075138.jpg

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进行第二季种植的西兰花。 王淑宜 摄


  位于乌蒙高原的威宁平均海拔2200米,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长期以来,威宁的广袤农村习惯于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深刻变革的产业革命在全省吹响号角,推动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威宁自治县县抢抓机遇写好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文章,利用本地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优势,大力发展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西兰花、荷兰豆等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孕育。


  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占地1万1千亩,土地涉及双龙镇高山村、高坡村、凉山村三个村,包括11个村民组,农户649户30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2户1096人。基地引进贵阳农投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发展农业产业,流转了三个村村民的土地种植高山冷凉蔬菜,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与村民进行利益联结。


微信图片_20201116075026.jpg

威宁自治县双龙镇梁山村二组村民马敏万。 王淑宜 摄


  11月14日,梁山村二组村民马敏万和自己的爱人在菜地忙作。马敏万一家共有3人在基地上务工,除夫妻二人,三儿子还在基地上负责测量耕地做管理员。目前3个人平均每月共能拿到近1万元收入,不仅如此,他家还流转了17亩土地给基地,除有每亩600元一年的流转费收入,还能参与流转土地的分红。“以前靠吃荞麦洋芋过日子,现在拿着工资心里安稳。”说起现在的好日子,马敏万脸上挂满笑容。


微信图片_20201116075238.jpg

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正在试种西芹品种,试种成功,长势喜人。 王淑宜 摄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这片花菜菜地是今年种植的第二季蔬菜,销售很好。目前正分批分兜采摘运往广州、湖南、南京、成都、重庆等地市场。”贵阳农投集团高山园区负责人秦天彪指着菜地介绍:我们种植的高山冷凉蔬菜有三种市场模式,一是订单式,运往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方向;二是走一级批发市场,运往湖北、湖南、福建、南京、成都、重庆、省内贵阳等市场;三是零散销售,已经有不少省外经销商来基地谈合作,他们来到基地后普遍对蔬菜品质称赞叫好。


DSC00384.JPG

在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务工的附近村民。 周阳 摄


  秦天彪介绍,从今年4月至今基地已向广州江南、深圳海吉里、福建虎门富民、香港百佳超市四个市场销售1750万吨蔬菜。目前基地正在进行“进军营”方面的合作洽谈,基地蔬菜将进入北京、驻港部队及东部战区的餐桌。目前基地已经试种成功西兰花、西红柿、彩椒、白萝卜、白菜、茄子、苦瓜、丝瓜、黄瓜等品种,预计今年可使3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17万元,农民流转土地固定分红660万元,带动农户务工收入3168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淑宜 周阳

编辑 杨羽

编审 周文君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