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见证山村巨变丨大方县凤山乡石坪村第一书记刘兴

20201115131945_62072.jpg


  我叫刘兴,是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石坪村驻村第一书记。


  2015年,我到大方县凤山乡石坪村任第一书记的时候,整个村子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好多地方不通公路,因为电压低,电灯都是一盏昏暗的“红火子”,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贫困面大,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产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典型的一类贫困村。


20201115121543_96803.jpg

刘兴(右六)和同事深夜召开群众会。(谭勇 摄)


  那时候,我和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一道,每天走访、摸底,回到村委会就思考,怎么样才能改变石坪村贫困的面貌?

  要想富,先修路。


  2016年12月,石坪村启动了修路工程。政府修路,为什么要占用自家的土地?少部分群众不理解,我和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一道,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大家投工投劳。


20201115121633_41903.jpg

刘兴(右二)和同事深夜召开群众会。(谭勇 摄)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那段时间,每次回家带来换洗半个月的衣服,要不了三天就全部弄脏,妻子总是说我的衣服要和家人的分开才能洗,不然一染就是一大堆,又费水,又费洗衣粉。特别是鞋子,除了泥浆,沾的都是脏、臭的东西,有时候连鞋里面都是,每次给我洗鞋,妻子都是一顿埋怨。

  2017年12月,经过工程队和全村一年的努力,横穿石坪村的凤山乡至三元乡道路全面竣工,全村群众笑逐颜开,大家终于摆脱了路难行的痼疾,也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20201115121801_13211.jpg

石坪村村民在生产菌包。(谭勇 摄)


  路修通了,我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多方奔走,协调供电等部门,在全村新装变压器,把“红火子”变成了“小太阳”。同时,根据上级安排,在全村安装230盏路灯,硬化进寨路、入户路、院坝,使整个石坪村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的落后面貌,石坪群众的精神风貌也随着环境的改变。

  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变了,我们就紧紧围绕3+2+N的思路,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在全村一共种植青贮玉米400亩,猕猴桃1100亩,高山冷凉蔬菜200亩。

20201115121839_62708.jpg

石坪村大棚和冷库航拍。(谭勇 摄)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还和银川村、羊岩村一起合办了一个投资30万元的村办砖厂。所有产业都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比如猕猴桃基地,除了让老百姓把土地流转给基地外,我们还积极引导他们到基地里务工,让大家拿到每亩500元的流转费之余,不出家门就有事做,就能增收。新建于2020年的食用菌制种基地,吸纳全村20余名群众在里面务工。


  对于那些想出门的,引导他们到浙江、广州、山西等地务工,彻底解决了贫困人口收入低下这一难题,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现在,石坪村的贫困户年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9768元,适龄儿童没有一个辍学,路灯覆盖家家户户……


20201115121949_81645.png

通村油路和路灯鳞次栉比。(谭勇 摄)


  2019年7月11日,我们石坪村代表凤山乡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并顺利通过脱贫验收。我还记得第三方评估组的专家在村里考察的时候,村里的老百姓面对专家组有问必答,和我刚到石坪的时候看到的畏畏缩缩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心里觉得付出再大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的妻子,也从开始的埋怨、抱怨,改变为现在和人聊天的时候提到脱贫攻坚,就会说我丈夫也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着,还接受了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并顺利通过,脸上、眼里,满满的都是自豪。


20201115122034_50700.jpg

石坪村群众领取2019年土地流转费。(谭勇 摄)


  从我驻村到现在,和我一起下派驻村的同事很多都回单位了,只有我还扎根在这片沃土,见证山村巨变,见证脱贫攻坚,将来,还要见证全民小康。

  作为一名十年党龄的中共党员,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骄傲,为民辛劳,固所愿也!

  谭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 张良胜

  编审 杨仪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