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写《新黔边行》 | 彭芳蓉:走在舌尖上



微信图片_20201115131024.jpg


  可能因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所以每次回想起这段长达5个月的黔边之旅时,总会跟人绘声绘色地描述途中那些美味。


  曾经读到过一些科普文章,大意是说:人对环境场景的记忆是多种感官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嗅觉和味觉又比较特殊,更能唤醒丰富的情感,这在我过去的人生经验中已得到无数印证,如今行走黔边更是留下了不少新的嗅觉和味觉记忆。


  要说吃,最“生猛”的大概是黔东南。除了我曾反复向人提起的油茶留下了深刻记忆之外,从江县的那顿羊瘪和吃新节的稻田鱼都向我的味蕾和勇气发出挑战。


  第一次去从江县,结束了在偏远的乌英苗寨的采访后,我们到村支书家吃午饭。那天恰逢县里挂牌督战的单位组织队伍开展入户调查,村支书简陋的堂屋内坐了几十个人,大家坐在小小的矮凳上,宽一些的凳子则用来当饭桌。屋内,两个大大的木甑飘出米饭香,墙角放着两口大铁锅和一个炖锅,装满了当天所有的菜肴——炒羊肉和炖羊肉。


  “敢不敢吃羊瘪?”村支书笑呵呵地给我递来一碗米饭,“如果不敢吃,这一碗是没有加瘪的。”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面前的矮凳上摆着3碗羊肉,其中一碗泛着墨绿色,想必这就是传说中的羊瘪了。


  羊瘪是什么?应该不用过多介绍,因独特的食材而在各大“黑暗料理”榜单中常年排在前几名,如今就摆在面前,实在是让我好奇。看着周围的陌生面孔,每个人都端着碗大快朵颐,我也忍不住夹上一块送进嘴里。如果不去想象那些为了博关注的介绍文章里添油加醋的不堪,其实能品尝到丰富的味道,一种类似于青草的微苦混合着羊肉的醇香。最简单的食材和做法让现场几十个人都停不下筷子,村支书在一旁不停招呼督战队员:“想着你们人多,我专门杀了头羊,也没别的菜,你们要吃饱哦,村里离县城远,你们还要在这里忙一整天,辛苦哦……”


  我以为吃羊瘪是我在从江最大胆的尝试,然而第二次来从江就刷新了纪录。


  第二次去从江,从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吴德军带着我去遥远的加鸠镇采访。回县城时已是傍晚,吴主任说:“今天过吃新节,走我家吃饭去。”不是客套的邀请,而是像朋友之间一样随意。到了他家,已经开始享受美食的家人招呼我们走进里屋,一张大圆桌上摆着三盘菜,一个盛满米饭的碗递到我手中:“快吃,专门给你们留的。”我定睛一看,一碟混合着小米椒和花生碎的生鱼片,两三条被烧青椒和香料裹满的烤田鱼,一碗酸菜炖鱼。


  “我们这里吃新节过两天,第一天吃鱼,第二天吃牛瘪,你要是能再在从江待一天,就能吃到我家牛瘪了!”吴主任的介绍让我竟有想在从江再留一天的冲动,无奈行程安排太紧,只能先顾好眼前。此时的我早已饥肠辘辘,但心中还有些犹豫:生鱼片吃过,但生的稻田鱼还是第一次品尝,一整条没有去鳞也没有去内脏的烤鱼我也不知该从何下筷,当地同行的老师倒十分爽快地招呼起来,三下五除二扒开烤熟的鱼,混着烧青椒便吃了起来,我有样学样,夹了一筷子放在米饭上,没想到这看起来粗犷的菜肴,入口竟有这么丰富的味道,生拌的鱼也吸引了我的味蕾,都是从未尝过的香料,初入口时有些刺激,回味起来却又让人欲罢不能。


  在我看来,饮食习惯和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构成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他们连接彼此血脉的纽带,比如在威宁自治县,土豆就是当地人其中一个独特的味觉记忆,威宁人无论走到哪里,土豆几乎都是他们最深爱的食物。


  这5个月中,我去过威宁3次,几乎每一顿饭都如当地人所说的一样,离不开土豆。当地人对烹饪土豆的想象也发挥到极致:蒸、煮、炸、炒,咸、香、脆、糯,我怀疑威宁人能用土豆做出100种吃法。但在这么多顿饭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玉龙镇的大寨社区。午饭时间,在村干部们的办公室里,几盆菜陆续上桌:蒸土豆、麻辣土豆条、蒸火腿、青椒炒火腿,还有一个炖豆腐果,一旁的电炉上还烤着鸡蛋和土豆,光是土豆就有3道菜,著名的威宁火腿也做了两个花样,这两种食材便是这顿饭的主角。


  “我们这里穷乡僻壤,没什么好菜,你将就着吃哈。”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恩强露出羞涩的表情。其实大寨社区早靠丰富的种植业顺利脱贫,张书记显然是在谦虚,这一桌子菜肴是当地人最爱的美味,从食材到做法,一眼就能看出这里的人常年保持着怎样的饮食习惯。威宁土豆香甜和威宁火腿的纯美就是大寨人最习惯的生活本味。


  在走《新黔边行》的途中,我尝过不少让人流连忘返的味道,那些味道背后或承载着当地文化,或是当地人脱贫致富的载体。我曾反复给很多人说过黎平县培利寨的油茶,那个把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了三代的人家,用招待贵客的礼仪请我吃了一顿最纯正的乡间美味,那碗油茶就是我印象中的侗家人的淳朴与热情。


  作为贵州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油茶当然不仅是黎平县的特产,从黔东南州到铜仁地区,再到黔北地区,油茶都是当地常年种植的经济作物,吃油茶自然也是当地习惯,只是各地做法不同,有的地方甚至十分精致,比如玉屏自治县的侗族传统罐罐油茶,就必须要用土鸡熬汤做底,再配以茶油、炒焦的黏米和炒香的老茶共同熬制,吃的时候配上煎好的灰碱粑、油炸米花、花生、黄豆等丰富食材。这些迥异的做法,恰好反映出各地人民在与自然共生之下摸索出的生存智慧。


  如果美食只停留在舌尖,我便不会总想起它们,各地人或许也不会如此执着于留住“家乡的滋味”。过去的人们出于求生本能就地取材寻找食物,想尽办法烹制出能够满足胃口和营养需求的食物,一代代人总结出的智慧传递至今,唯有最传统的食材和烹饪方式最能还原记忆中的味道,只要这味道还在,便能怀着敬畏之心走向未来。


  相关链接


  我写《新黔边行》① 彭芳蓉:向大地请教

  ①策划人语 | 李缨:“新黔边行”策划缘起及其他

  ②贵州改革公号 | 铿锵玫瑰独走31县:108个脱贫故事见证贵州“千年之变”

  ③黔边作家热议《新黔边行》| 来自黔边31县(市、区)的31位作家这样说……

  ④崇实读书会 | 彭芳蓉:采写《新黔边行》,让我重新认识贵州,也重新认识自己。⑤肖家云:新黔边行,一个文青女记者的行走与突围

  ⑥李裴:见证千年梦想的大道之行

  ⑦喻子涵:“新黔边行”系列报告文学阅读体验

  ⑧陈守湖: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新黔边行”读后随感

  ⑨张勇:从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新黔边行"系列报道说起

  ⑩余妍洁:简评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新黔边行”

  ⑪胡启涌:“新黔边行”新感动

  ⑫武明丽: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新黔边行》读记

  ⑬林小会:追剧“新黔边行”

  ⑭周重新:“新黔边行”见证脱贫足迹

  ⑮余妍洁:简评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新黔边行”

  ⑯骆弟燕:“新黔边行”,让“故事”为新闻赋能

  ⑰邹立春:《新黔边行》“变”之魅力

  ⑱李家禄:评“新黔边行”系列报告文学

  ⑲李家禄:读“新黔边行”系列报告文学得到的启示

  ⑳孙向阳:“新黔边行”系列报告文学的“三度”语言

  ㉑杨宛:期待之后的期待——读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新黔边行”系列报告文学

  ㉒《新黔边行》专题

  ㉓作者说 | 彭芳蓉:“新黔边行”后记

  ㉔策划人语 | 李缨:写在“新黔边行”开栏之际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向秋樾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