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 产业基地,村民致富“聚宝盆” |七星关区对坡镇大堡社区支书 谢德敏



  眼前这整齐排列在两山之间的近千个大棚是大堡社区最宝贵的资产,我现在的责任就是保护和发展好这个“聚宝盆”为村民创造财富。


  我叫谢德敏,是大堡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从1986年嫁到大堡村,再到1990年当上大堡村的村妇女主任、团支书,到现在已有30多年。



  现在,下班时顺着沔渔河畔慢慢散步,看着一个个产业大棚,回想起当初发展产业的日子,心中百感交集。


  2017年9月,恒大集团到大堡社区来援建产业大棚,这原本是天大的好事,我心想着,咱大堡社区翻身的日子来了,没想到动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极大阻碍。村民都不相信外人,怕被骗不肯同意动工,甚至还阻挠施工。


  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只能一家家上门做工作,却常常吃闭门羹。3个月时间过去了,大棚建设进度缓慢,很多同事包括家人都劝我,“放弃吧、别执着了、行不通的”。我却认死理,好不容易等到一个致富的机会,不能让它溜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过春节,大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了大堡,得知我们正在搞产业建设,都想加入进来。在他们的带动下,终于得到大多数村民支持,大棚建设速度突飞猛进,一年的时间900余个大棚就建设完成。


  如今,两年过去了,大棚建成后惠及了大堡社区乃至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仅为村民们发放务工工资及产业分红就有近900万元,大家腰包渐渐鼓起来。



  我现在觉得最开心的就是,村民们提到我时总会说上一句,“谢德敏是个好支书!”这让我觉得这几十年很值得,没白干。


  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我把自己最好的岁月都献给了这片土地,但是对我来说,大堡社区这片土地带给了我精彩的人生。在这里我收获了村民的淳朴善良,也见证并参与了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的乡村巨变。未来,我还将坚守在基层一线,直到我干不动的那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整理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杨仪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