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脱贫攻坚路上,我无怨无悔丨贵定县云雾镇小普村王熙

20201114084353_41581.jpg


  2018年9月,我第一次踏上云雾镇小普村这片土地,阳光照在我的肩头,既温暖又似乎多了几分重量。路上那有些锈迹的铁楼梯,像一首铿锵的战歌,我知道这便是我扶贫道路的开始,那一刻我觉得很有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和接下来的使命感、成就感以及对家庭的歉疚感串成了我这两年多的心路历程。


  “我来帮扶”


  小普村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南部,村委会距云雾镇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全村有常住人口675户2848人,全村有建档立卡农户147户567人,扶贫工作任务重,脱贫难度较大。刚到村里我便认领了7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其中有几户是家庭尤其困难的贫困户。我从无到有,在一周的时间内把所有农户家庭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并完成了农户的档案整理,工作推进得很顺利。


111.png


  2018年10月的农户罗朝江来到了村委,该户是一人户,他五十多岁一直未婚,在八月查出了股骨头坏死,如果做手术,将无法工作,面临可能会没有任何收入的困境。经过上级的核实,最终决定将其增加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随之而来的就是谁来帮扶的问题。这个问题就让大家犯难了,事情迟迟未决,第二天我主动找到了领导,说:“在队里我相对较年轻,而且对电脑也比较熟悉,罗朝江户我来帮扶吧!我很有信心。”从此我帮扶的贫困户变成了8户。


  “叔叔,我会继续读书,谢谢您为我们家的付出!”


  2019年8月,一条短信跳入我的手机屏幕:“叔叔,我想退学了。”我当时愣了一下,发来短信的正是我的联亲户王如刚的大女儿罗本英,王如刚户是我村比较困难的一户人家,户主和妻子都有智力障碍,母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大女儿刚刚读大二,小女儿上高三,两个女儿的教育问题是家中最大的负担。我接到短信后,立即打了电话过去,才了解到因为妹妹要高三了,她希望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妹妹,自己出去打工供妹妹读书。经过了一番沟通后,本英暂停了退学申请,我也四处为她打听教育资助,终于在县政府的帮助下我成功帮本英申请到了5000千元的“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金”,与此同时还带她办理了助学贷款,从此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222.png


  事后我又收到了一条同样来自本英的短信:“叔叔,我会继续读书,谢谢您为我们家的付出!”看到短信结尾“付出”两个字,我心里很感动,我知道这两个字真正有了“结果”,我回信:“你们这个家庭只有你们两姐妹大学毕业才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一定要坚持下来啊,你们身后还有我们呢。”


  “未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儿子、妻子不称职的丈夫、女儿眼中不常回家的爸爸”


  家中老党员父亲欣慰的眼神,母亲寒暄温暖的话语,妻子那句:“放心,家里有我。”女儿站在门口目送我离开的小小身影,这一幕幕总在我脑海来回放映,每每这个时候我就心怀歉疚。


  记得2019年的冬天,3岁的女儿连续几天发烧,住进了省人民医院,那时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我未能赶回,只有妻子一个人陪护,这一陪就是9天。等女儿病好后,妻子也瘦了一圈,回到家后,妻子没有半句怨言,反倒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儿有我陪着,你就放心吧。”妻子是一个内敛的人,她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家里负担很重,很辛苦,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都需要她一个人照顾。这件事后我也曾一度很内疚,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每每看到贫困户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我又释然了,没有一个个小家的奉献哪有整个国家的全面脱贫,只有拿出优异的工作成绩,才不枉整个家庭的付出。


333.png


  两年多的时光,村口黄狗从对我犬吠到摇尾,村民从对我好奇的眼神到亲切的招呼,一切都归为“坚持”二字。虽愧对家人,但脱贫攻坚路上,我无怨无悔。我看到,前路已见光明。


  整理 王熙

  编辑 向莹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