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纳雍寨乐:奏响“五色产业”合奏曲

  “乌江自毕节入,暑仲河、通德河皆北流注之……”《大定府志》记载的这两条河,都流经纳雍县寨乐镇。而流径相对较长的暑仲河,水势平缓,蜿蜒九曲,造就了平畴如织、稻菽如浪的千亩田坝。


微信图片_20201112094446.jpg

寨乐镇辣椒大丰收(刘定琴 摄)


  因了土地的丰沃,人民的勤劳,寨乐一直是纳雍县的“粮仓”之一。多年来,随着传统低效作物的循环轮作,以及化肥农药的泛滥,导致地力衰退,效益递减。


  变革,始于贵州省委省政府的“一场纵深的产业革命”,寨乐镇紧跟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乘风借势,2020年完成“五色产业”的诗意布局。是年4月,该镇竹荪、韭黄基地相继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寨乐由此成功入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寨乐的变革是纳雍的缩影,在抓产业促脱贫大潮中,纳雍人铆足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干劲。


微信图片_20201112094454.jpg

寨乐镇红托竹荪基地


  从农民到工人


  革新村的罗建军把土地流转给了红托竹荪大棚基地,夫妻俩一年四季在大棚里上班,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变。“一天挣百把块钱,棒棒都打不脱!”问到在大棚里面的务工收入,罗建军笑呵呵的告诉记者。罗建军一家共有5口人,仨孩子中两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夫妻二人在大棚基地上班,每小时工资10块钱,一年下来,收入要在6万元以上。2019年,罗建军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不得教育资助,孩子读书是大问题;不得大棚基地,在家里挣不到这份工资。”罗建军坦然告诉记者。


  放眼寨乐镇革新坝区,占地约1600亩的食用菌大棚蔚为壮观。据悉,该区域的大棚原为恒大扶贫公司援建的蔬菜大棚,后经县政府引进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大棚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全国最大的红托竹荪基地。该公司具备15项发明专利及5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食用菌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四季出菇的整套生产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生产。


  安装塑料筐、菌棒移栽、日常管护,采摘、分拣、清洗、包装、入库……环环相扣的生产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每天在基地上打卡上下班的工人不下300人。该基地每年可给贫困群众增加300万元左右的务工收入。据预算,每年可提供保底分红资金1272万元。像罗建军一样,周边11个村的村民和附近乡镇的农民均有在大棚基地,他们正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有尊严的收入。


微信图片_20201112094457.jpg

寨乐辣椒喜获丰收(钟馗 摄)


  从他乡到故园


  “一棵香樟树/便是一个春天/从童年走向中年/从他乡走回故园/我们总算听懂那棵树的预言/碎花伞下的约定/终于在四月的风中/花好月圆。”


  42岁的陈雨龙,总喜欢那首《寨乐,在您的怀里种一个春天》的几个句子,诗中的家乡情怀,令他十分感动。陈雨龙是革新村村民,1998年至2012年,他先后在海尔集团云贵销售中心任销售经理、在广州宝洁公司任企划部副经理。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陈雨龙结束了在外打拼的生涯,决定回乡创业,2018年进入村支两委工作。


  2019年,是寨乐镇辣椒产业风生水起的一年,陈雨龙算是带头人之一。


  “小辣椒,大产业,要想种出高品质的辣椒,学问不少。”在陈雨龙的辣椒基地上,他感慨万千。政府刚开始动员群众种辣椒的时候,不少人持观望态度,陈雨龙拿出家里的积蓄,流转了200亩土地,带着群众种植小米椒,当年获利30余万元。


  葛花村的周永,原来在北京一家石材厂打工,2017年回乡后被吸纳到村支两委工作,在他负责的村级合作社带动下,葛花村的辣椒产业达到了3500亩的连片规模,涌现出很多辣椒大户。陈先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得村里帮我担保贷款,不得合作社联系销路,我的确不敢冒这个险!今年,我总体来说挣了18万元。”陈先华在支书陈友文的担保下,贷了10万元款,种植辣椒102亩,当年获利18余万元,还清了之前的贷款后,还剩下不少“活动钱”。


  一场纵深的产业革命,唤回了许多经世面、懂经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使沉睡的乡村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微信图片_20201112094500.jpg

寨乐韭黄基地


  从50到2000


  双山村的江兴荣,是种植韭黄的第一拨人,2019年,在安顺普定学到韭黄种植技术的江兴荣和吕登荣、吕登科几个人合伙,在双山种下了50亩韭黄。2020年5月,韭黄获得了丰收且价格一路走高,从开始的6.2元涨到9元每市斤,小小的“试种基地”获得了60余万元的收入。看到韭黄能适应寨乐的土壤气候,寨乐镇党委政府先后三次组团到普定考察调研,向韭黄公司“讨教”,向种植农户“取经”,最终定下了2000亩的种植计划。


  “韭黄这个东西,市场前景好、采收周期长,种一季,割五年。目前的价格是8块多一斤。”今年刚刚开始“入行”的雍后村村民卢纲很有信心。据卢纲介绍,他今年流转了300亩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带领周边群众一起种植韭黄。“老百姓有的用土地入股,有的直接流转给我,在用工方面,我要优先考虑他们,有钱大家赚嘛!”卢纲之前是一家洗浴中心和KTV老板,受疫情影响,生意逐渐冷清了,卢纲决定脱下西装,穿上雨鞋,做一回地地道道农民。


  今年8月份,寨乐镇双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800亩的韭黄种植,并将产品送到中检溯源公司检测,经检测,该基地的韭黄每100克含维生素A56微克,远远高于国内其他重点产区每100克含维生素A43微克的标准。寨乐韭黄因此成功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证书。


  在寨乐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韭黄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家庭农场发力的多种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


微信图片_20201112094504.jpg

村民在黑木耳基地务工


  从“酒仙”到“忙人”


  革新营脚一带,老百姓有事没事喜欢喝点小酒。寨子里与酒有关的绰号也多,如“卢三两”、“张八两”、“陈半斤”……


  陈半斤大名陈祥军,叫“半斤”,是因为他每天必饮半斤,每饮半斤必醉。烧酒下肚,一天万事无忧,日子过得闲适,但家庭就是富不起来。今年,在村合作社的引导下,陈祥军种了十多亩辣椒,有了产业的陈祥军不再天天饮酒,酒桌上的常客,变成了土地里的忙人。村里人见“陈半斤”不再饮酒,也就渐渐忘了他的雅号,逐渐改称他陈三哥。


  双山村的袁学陆,人送外号“袁大陆”,“陆”是排行,也是他酒量的认定,也就是说他一般每天都能喝“六(陆)两”,袁学陆是村里有名的酒仙,双山的大路上,总能见到他醉醺醺一摇一摆回家的身影。在双山的韭黄基地建成后,每天需要大量的工人,袁学陆也找到了一份自己的事业,韭黄整地、育苗,都有他的身影。


  寨乐镇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聚焦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全力构建红辣椒、黑木耳、白竹荪、黄韭黄、紫菜薹的红、黑、白、黄、紫“五色产业”发展体系,它们拼接在一起,造就了产业强镇的繁荣盛景。


“‘五色产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立足寨乐实际,坚持市场导向,写好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衔接乡村振兴贡献寨乐力量。”寨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随信心十足的告诉记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杏 通讯员 钟馗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