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 我要帮大家一起迈过这道坎丨贵阳市开阳县田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海兵

IMG_3767.PNG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幸福模样。在我心中,能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将是我人生莫大的幸福,我要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这是2016年的春天,我主动向组织请战到扶贫“前线”时在请战申请书中的话。


  当年4月,我通过考核正式加入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的战斗序列,来到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从一名军转干部到宣传干部、再到基层农村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转变。


11.jpg

关注产业发展


  当时的田坎村,832户3677人里有14户53人建档立卡户未脱贫出列,是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信息虽然简单,但攻坚任务却是沉甸甸的。该如何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我结合自己十几年在部队上的经验,成立前线指挥部,研究制定《田坎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2017-2020)》《田坎村脱贫攻坚作战图》。理清了思路、制定了措施、明确了步骤,实行挂图作战,将脱贫攻坚期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产业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基金等具体脱贫措施,逐步完成脱贫任务。为田坎村脱贫攻坚战谋好篇、布好局,让“轴心”有了凝聚力、战斗力。

  我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是农村的痛点和难点,也是村民们最脆弱的“关节”。在走访中,我分别问了这些留守儿童,他们都有什么心愿,有孩子告诉我,他想给奶奶买个电视机,让奶奶不会那么无聊;有孩子告诉我,他想给爷爷买个轮椅,那出太阳时他就可以推爷爷出去晒晒太阳,爷爷就不会长那么多疮了;有孩子告诉我,她想有和妹妹一模一样的新书包,里面还有转笔刀的那种……


3.jpg

入户调研


  我将孩子们的心愿分别记录整理后,我找到志愿者协会和12家爱心企业,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开展了“6+1”活动,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特困儿童“做一次早餐、送接一次上下学、做一次晚饭、辅导一次作业、讲一个故事、最后为孩子们完成一个微心愿,为留守老人集体现场包一顿饺子”。


  当“6+1”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哭了、志愿者哭了、老人们也哭了,大家依依惜别,村民们被这纯真的感情打动了,老师们也被打动了,田坎小学的李校长饱含热泪要求老师现场组织学生们临时编排一曲《谢谢你》手语舞送给志愿者们。爱的种子此刻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的力量在田坎村传递……村民们对我说,陈书记,“你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谢谢你……我们一定跟着你和村里面好好干,一定把田坎村搞好”。

  为了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激发大家一起奋战脱贫攻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提议在全村23个村民组开展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我用驻村工作经费给23个村民组同意购买了23根6米高的旗杆并在各小组最显眼的位置竖起来,定制了10面流动红旗。每月只评选前10名并授旗。


  一面红旗,调动了全村村民参与评比,村内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村民相互监督卫生习惯,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我提议成立了“醉美田坎除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邻里乡亲志愿服务队”。通过“三支队伍”建立红黑榜,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图说田坎村脱贫攻坚——“让我看见你”活动,激励大家互帮互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村里脱贫攻坚和建设发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jpg



  4年多来,在党群、干群齐心协力下,田坎村走出了“筑堡坎、过穷坎、跨沟坎,入心坎”的“一轴三驱动”发展模式,通过聚焦组织“轴心”筑“堡”坎、脱贫攻坚战斗力再提升,突出产业驱动过“穷”坎、产业发展生命力再加强,突出保障驱动跨“沟”坎、基础设施承托力再夯实,突出文化驱动入“心”坎、自主发展意志力再激发,田坎村“3+1”保障问题全部解决,因地制宜发展起茶叶、食用菌、蔬菜、黄桃、林下养鸡、光伏路灯等特色产业。


2.jpg


  2019年9月30日,田坎村人均增收2800元,人均年收入达9800元,建档立卡户14户53人全部脱贫退出,成功迈过了贫困这道“坎”,还获得全市扶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驻村诺言,也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在我第一届驻村即将结束归队时,村民们知道我要走,他们悄悄的给乡党委和单位领导写信要求我留下,当组织征求我去留意见的时候,我说,既然乡亲们喜欢我、相信我,那我一定要留下。田坎村一天不脱贫,我就不归队。对于我的工作,组织也给予很多支持和鼓励。我获得了贵阳市十大扶贫标兵、贵阳楷模·时代先锋、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贵州省脱贫攻坚群英谱英才、入选2018年“贵州好人榜”等众多荣誉。

  我把田坎村脱贫攻坚的故事创作成了村歌《醉美田坎》,教每组每户村民传唱并组织专题歌咏比赛,将田坎脱贫攻坚的事迹记录拍摄成了微电影《田坎村过坎记》,还协调资源建设了田坎村史馆,为田坎村建成了“精神高地”,村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醉在田坎,美在田坎,小康路上,感恩奋进,走向新天地”……我相信,就像我们村歌里唱的一样,田坎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陈海兵

见习编辑 李贝多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杨仪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