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印江有座木板搭的纪实馆,里面全是合群村脱贫攻坚的点滴记忆

  “这座房子是哪家的?好像是新建成的嘞。”10月28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罗场乡合群村,一座“拔地而起”的新房,勾起了群众们的好奇。午饭后,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十几个村民结伴来到这座木屋前,看见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幸福院”和“合群村脱贫攻坚纪实馆”几个大字时,仍未懂其中的含义。


DSC00118_副本.jpg


  直至走进屋内,看到一张张饱含回忆的照片,村民们才恍然大悟,这里面记录着脱贫攻坚战以来,合群村的婵变和村民们的生活点滴。


DSC00131_副本.jpg


  “这不是我的母亲嘛!”在纪实馆的阅览室内,村民吕迅在一张照片前驻足良久。这张照片,是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严丽琴在县医院门诊扶着一位老人的手。吕迅说,这位老人,便是他的母亲。说完,他激动地握住严丽琴的手,那段艰难的时光,再次浮现在他眼前。

  2018年冬,吕迅尚在外务工。年迈的母亲身体越来越差,患有二级脑残,已不能正常说话。不料,一周之内外婆和父亲相继去世,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靠驻村干部帮忙,若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吕迅握着严丽琴的手,道不尽的感谢化作一声饱含温情地“严书记,你辛苦了”。


DSC00127_副本.jpg


  为了照顾母亲,吕迅回家后在家附近打零工,自己再种一点粮食。“够吃就好了,现在只想陪在母亲身边,照顾好她。”

  今年7月1日建党节,吕迅郑重向合群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怀,他说:“能有幸成为一名积极分子,感到光荣无比。因为有他们,才让我们家摘掉‘贫困帽’,让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DSC00124_副本.jpg


  如今,吕迅顺利通过党组织考核,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动力。严丽琴说,乡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把吕迅作为村里的后备干部在培养,希望他将来能担起村支两委的重任。

  据严丽琴介绍,该村脱贫攻坚纪实馆,是就地取材,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户拆除旧房的木板重新修建的。


DSC00132_副本.jpg


  脱贫攻坚纪实馆里,挂满了脱贫攻坚战以来,驻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温馨照片。有干部帮助老百姓打扫卫生的、有干部为群众送粮送棉被的、有召开连心会和群众会的......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驻村干部为老百姓的辛勤工作。

  正在看照片的菜下组村民罗克琴感慨道,幸得攻坚队的帮扶,让我们的山村变得这样漂亮。

  她说:“帮扶干部在我们村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走遍每一家农户,我们得感谢他们。”

  “走路不沾泥巴了。”

  “以前河里挑水喝,来回一趟要半个小时,要挑三趟才能装满水缸。”

  “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水管打开就能喝到干净的水啦。”

  ......

  纪实馆内,十几个村民看着一张张照片,回忆起两年前村里的场景,感叹着两年来的变化,无不感激着国家的好政策和党委政府的担当作为,以及驻村攻坚队的付出。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彰显着该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DSC00108_副本.jpg


  据介绍,该村脱贫攻坚纪实馆以“关爱老人 幸福之家”为主线,分为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合力攻坚五大板块。该乡脱贫攻坚纪实馆负责人陈林江如说:“每一个板块都贴满照片,我们想用一张张充满回忆的照片,让驻村干部和老百姓记住这场‘战役’,让回忆永留心间。”

  “脱贫攻坚纪实馆是服务群众的连心馆,是留住乡愁的记忆馆,是脱贫攻坚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展示馆,是感恩奋进的加油馆。”该乡党委书记杨洪江如是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王璐瑶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