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出新天地|记农村产业革命带头人


  秋天丰收时节,黔中大地硕果遍野。


  雷山的稻田里,党员干部们献计献策献力,抢抓晴天,帮助群众抢收稻谷;


  独山的橘园中,各地商贩们开着车抢购新同橘子,讨价还价之声,是寨子里一年一次的热闹场景;


  汇川的坝子上,地垄间人头攒动,火红的辣椒映红了务工群众的一张张笑脸……


  贵州各地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农村经济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绿壳鸡蛋、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等山地特色产业,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各地特色产业出山入海,发展得风生水起,各地产业带头人喜笑颜开充满干劲!


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7000亩的高山生态茶园


  从煤老板到茶老板,毕节市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村民谭正义经历了从“黑”到“绿”的梦想转变。


  10多年前,谭正义办煤矿,带动当地600余名村民就业。“煤矿开采不可能搞一辈子,‘黑色经济’不是长久之计。”


  2009年,谭正义放弃煤矿生意,拿出积攒下的亿元家产,在海拔2300米的山上发展绿色产业。


谭正义


  为了种出原生态的有机茶叶,谭正义坚持“三无”理念,即“无农药、无化肥、无添加”,确保了有机高山生态的品质保证。如今,有机生态茶园种植面积已达7000亩,每年仅发放务工工资就是400余万元,带动150余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幸福生活是奋斗来的,前进中榜样的力量更能凝心聚力,让人们的奋斗更有方向。


  在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贵州“三变”改革中,盘州市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带领村民不断探索致富路。


  2012年,这个曾经从事煤炭产业的亿万富翁情系故土,转型从事现代农业。推动当地8个村旅游、农业资源变成了发展资本,964户农民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116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曾经边、远、穷的舍烹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成为“三变”改革发源地之一。


中央媒体团走上茶山


  与此同时,“村社合一”探路者左文学、带领村民大兴产业的陈大兴、传承发扬马尾绣并变成致富产业的宋水仙……他们共同体现出苦干实干,守得住青山,耐得住寂寞,办得成实事的可贵精神。他们将新思想、新动能、新资源带进田间地头乡野山林,为脱贫攻坚、产业革命、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唤醒着脚下这片沉寂的土地。


  记者手记


  农村产业带头人大都出生在穷乡僻壤,曾怀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进入城市和厂矿创业、淘金。如今,他们回到家乡,用寸草报春晖的情怀,带领和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他们中也有一直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和当地村民,不怕困难,扎根乡村,用智慧和勤劳干出一番新天地,做群众的引路人、带头人。不管力量大小,产业革命进程中离不开为乡村倾力付出的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他们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带去阳光和希望。


  微访谈


  紫云自治县蜂产业养殖协会会长黄思荣:大家都叫我“疯王”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的养蜂经历和成果?


  黄思荣:我24岁开始接触养蜂,如今已是第11个年头了。养蜂是个技术活。2014年正月,我至今难忘。因为缺蜜源,一只一只“积攒”起来的蜜蜂,一周内损失了38群。因技术短板,多年心血付之东流,那是第一次感到绝望、无助。2016年,我从各类网络平台上看见许多养蜂技术短视频,网友的养蜂“秘籍”让我豁然开朗。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实践,基地的蜂群发展到了100多群,自己也成了紫云自治县里有名的“养蜂大王”。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牵头成立紫云自治县中蜂土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蜂活框养殖基地;从纳雍引进云贵高原型中蜂,进行人工繁育,优化本土繁蜂品质,提供优质蜂种。


  此外,我还成了紫云自治县蜂产业养殖协会会长。协会里有80多名养蜂人,其中核心技术骨干7人。协会累计技术培训50余次,培训养蜂技术管理人员1500余人次。同时,与政府联动,积极打通省内外销售渠道、提供市场保障等蜂产品产销平台的运营,与优质电商搭建销售平台,注册紫云生态蜜蜂蜜品牌等,为县林下蜂产业蓬勃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现在,朋友一见到我,就打趣:“天天找蜂王,你自己都快成一个‘疯王’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编辑 胡锐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