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又是一年收获季!高寨乡“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就近就业、收入稳定,是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而扩大就业的基础在于产业健康发展。脱贫攻坚决战号角吹响以来,高寨乡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聚焦产业和就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坚定贫困群众斩断穷根的信心。



  因地制宜,做强产业稳增收


  金秋时节,10月30日,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千亩菊花绽放,近百名工人正在花田里采摘。在菊花加工厂房内,王文秀正在给刚采摘下来的菊花摆盘,准备烘干。“我从4月份开始就在这里上工了,每天过来打理菊花,一个月可以领到2500块的工资。听说后面还能领到菊花的分红,今年光是菊花这一项,我家就能有1万多块的收入呢!”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高寨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食用花卉产业,共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发展食用金丝皇菊,项目覆盖了全乡所有建档立卡户,带动他们户年均增收万余元。高寨乡的“产业扶贫账”算得精准,让许多像王文秀这样的群众有事可干,而且增收途径越来越多,群众的口袋鼓了,生活好了,也对产业发展更加有信心了。



  “除了菊花产业外,我们还大力发展食用菌、辣椒、速生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及林下鸡、林下蜂、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等特色种养产业,拉动了群众就业增收。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建档立卡户’的发展模式,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着力构建致富共同体,让企业创收、村集体增收、群众保收。”高寨乡党委副书记严晗介绍道。



  因人施策,就业岗位有保障


  在林下食用菌基地里,王先群正在熟练的采摘木耳。“刚开始,我对食用菌和木耳没什么了解,村里让我来上工我还很犹豫,担心我什么都不会,做不好这个工。但是村里让我去参加了培训,还有专门的师傅一对一指导我们,现在我不光熟悉了木耳的养殖过程,还对整个食用菌的管护都有了了解,每个月挣的工资也越来越多了”。王先群说到。




  让贫困群众走上适合的工作岗位,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开发岗位。近年来,高寨乡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开展劳动力全员就业培训,通过建设扶贫车间、扩大产业扶贫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等系列措施,有效实现带贫减贫。同时,组建乡级劳务公司,通过劳务务工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护林员、组组通养护员、管水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600余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因户施策产业项目、合作社务工、龙头企业引领等方式带动近3000人就近就业,人均每年稳定增收5000元以上。




  从菊花基地到食用菌厂房、从林下基地到富硒农产品加工厂,虽秋意正浓,但苗乡高寨的干部群众正干劲十足、激情似火,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的作风向高质量脱贫发起冲刺。自力更生、苦干实干、勤劳致富的思想正在高寨乡贫困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郭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春林

  见习编辑李贝多

  编辑杨羽

  编审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