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时评】“吉他兄弟”:逆袭的“打工人”

  目前,贵州反贫困题材电视剧《吉他兄弟》在央视播出,引起不少关注。一群怀揣艺术梦想的俊男靓女,演绎曾经土里土气贫困“打工人”逆袭的故事,让许多正安人倍感亲切。而“把正安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出来,把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经验带回来”的开篇立意,可以说精准表达了上世纪80年代正安乃至整个贵州发展的急迫愿望。作为贫困县的正安,通过政府力量有组织地向广东输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三百娘子军”带着打工致富的梦想,走出深山,奔向番禺等地的工厂,开启了新的人生。


  彼时从正安大山外出务工,特别是女孩子离家求生,确实需要极大勇气克服对未知世界的焦虑甚至恐惧心理,还有来自父辈祖辈的思想压力。其实在“三百娘子军”南下之前,正安也不乏一些希望走出大山的女青年准备外出,但迫于父辈压力只好返途,最终久居深山靠土地持家过日子,而她们外出的愿望大多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实现。《吉他兄弟》也以一种激烈的思想冲突作为叙事源泉,生动再现了30多年前正安深山百姓渴望变化又忧虑变化的纠结内心。


  随后始自90年代的南下“务工潮”,就变得十分正常了。这显然是“把改革开放的经验带回来”能够推动的社会发展正常状态,年轻人脱离土地走向城市生活,本就是几代人的梦想。到今天,笔者目力所及,“务工潮”一代绝大部分已经携家带口定居城市,偶尔会回家看看老家“草比人高”的土地。对贫困地区而言,“务工潮”带动的城市化,有生存技能的强力支撑,似乎是历史的一种馈赠,就在二三十年里,让至少两代农村人脱离土地变成城里人。


  而“务工潮”所带来巨量经济财富,其价值可能远远低于其推动的社会思想和结构变化。沿海发达城市所树立的改革开放标杆,如何在西南腹地贫困县产生参照作用?这可能是《吉他兄弟》这样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的现实价值。《吉他兄弟》背后的吉他产业,当前而言肯定是减贫力量中的“致富标兵”,从招商引资到做大做强,它正是打破了一系列“不可能”所得到的结果。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正安吉他产业都被各方给予厚望。正安“吉他产业”已经不是一个刚脱贫摘帽贫困县的事情,而是更大范围内探索稳定脱贫道路的经验参考。


  作为当前正安火热吉他产业发展经历的艺术加工,《吉他兄弟》讲述的创业史、奋斗史,令人动容,特别是方清华、方清明带着思念失踪母亲的情结在异乡打拼的故事,本身就是“闯荡江湖”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的经历。作为“打工人”,获得老板认同就会有巨大“获得感”,而作为创业者,在风险无处不在的生意场获得上下游客户的认同,那真是要经历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吉他兄弟》中的这些情节很吸引人,细细体味其中的一些“江湖豪气柔情”,会感受到编剧对人物纯良品性刻画的良苦用心。


  艺术作品毕竟还是与现实状况有很大差距,至少在现实创业、守业、壮大过程中,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把握,是需要极高发展智慧和市场眼光的。当前的正安,劳动力流通已经不是曾经的“只出不进”状态,至少在吉他、茶叶等产业领域,已经具备足够的可供挖掘的创业就业空间。正如一位在正安吉他产业园投资兴业的企业人士所言,吉他的市场需求可以支撑正安吉他产业可持续发展,但加工制造只是产业“前哨”,还需要在吉他文化上开疆拓土,需要在投资软环境上下工夫,延长产业链条。


  时间不会停滞,历史也在不断变化,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和人文情怀,也总是会在历史潮流中融合变化、互促共进,而对减贫故事、脱贫经历的阐述,秉承的核心意象,也只有人的内心的刻画,也即透过精神面貌的巨变来述说物质层面的巨变,可能只有这样,阐述才是深刻的。因此,除了感动于银屏故事,“吉他兄弟”所体现的创业精神,一定还会留给正安、贵州的更多事关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思考与未来展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振

编辑 张婷

编审 田旻佳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