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聚焦】工业老城不“老套”!六盘水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



  智能低碳染整装备正在有序运转!一匹匹坯布染上了绚丽的颜色,工人正将染整生产线上印染好的布料输送出捆扎,这是近日记者走进贵州亚生绿色纺织印染示范工厂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



  这是一家从事高档织物面料的织和染整加工的科技型企业,同时也是六盘水高新区纺织染整绿色智能示范工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六盘水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曾诞生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等多个“贵州第一”。



  资源性经济成就了这座工业城市四十年的辉煌,“江南煤都”承载了它四十年的骄傲。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六盘水推动创新发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给予了厚望。

 

  近年来,六盘水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思路,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等方面聚焦发力,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有力探索。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品种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为重点,“制造+服务”持续强化;盘北经济开发区氢能源生产加工基地成为重点打造对象;纺纱、织布、染整、服装全产业链初步构建;从“旅游路网薄弱”到“四省立交桥”;旅游业增幅连续七年名列全省第一;“凉都三宝”风行天下......

 

  2019年8月,六盘水市成功获批建设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随后的一年,六盘水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舍烹村村民家庭经济不再靠传统种植养殖,而是找到了民宿、农业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条新路子。”普古乡银湖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陶永攀说。

 

  现在,舍烹村发展了刺梨、猕猴桃、蓝莓等产业,民宿及农家乐有130多家。自娘娘山景区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43万余人,旅游收入达1.23亿元,户均增收3.5万元。

 

  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六盘水成功实现了逆袭。10月28日,在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六盘水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全力攻坚冲刺、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成为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书慧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