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三都:多措并举稳就业 脱贫攻坚添动力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在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中,贵州各地正奋力冲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巩固脱贫成果进行有效探索,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战决胜之年,人民网贵州频道推出“决胜脱贫攻坚·各地这样干”系列报道,展现贵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及在国家蒸蒸日上的发展进程中,一幅幅幸福的生活图景,以及各地新风貌。


  取马尾、绣图案、挑丝线、补纹样......这是贵州马尾绣传承人韦应丽每天工作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见她将1根白色丝线和5根马尾搓在一起,不一会儿,一根类似琴弦的预制绣花线完成,纤细而精美。


  “马尾绣有52道工序,每一步都有讲究,一点都马虎不得。搓马尾很关键,用力必须均匀,太紧了搓出来的线不好盘花,太松了则会让马尾外露,盘出来的花立体感不强。”尽管工艺复杂繁琐,但韦应丽和当地绣娘却能信手拈来,她们凭借精湛的技艺,绣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三都县中和镇雪花湖易地搬迁群众的住房。孙远桃 摄


  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为了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摆脱人多地少、石漠化严重等因素制约,三都县奋勇前行,通过健全基础配套设施、传承发扬“指尖技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加快产业推进速度等举措,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


  传统技艺 “舞动指尖”促增收


  水族马尾绣是一门传承上千年的传统技艺。工艺独特,十分精美,是三都县民间水族妇女独门手工刺绣绝活,于2006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和很多当地水族女孩一样,韦应丽自小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习得一手马尾绣好技艺。然而,因马尾绣变现能力低,很多人为了生计便逐渐放弃该手艺,当地精通马尾绣的绣娘也越来越少。


水族妇女在绣马尾绣。孙远桃 摄


  “马尾绣是祖先留下的文化与财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关注这项传统技艺,让水族马尾绣永远传承下去。”凭借对马尾绣的热爱,韦应丽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和传承该技艺。2008年,韦应丽在“三八妇女节”当天开办了第一期马尾绣技能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农妇参与,这为她的坚守之路鼓足了勇气和信心。


韦应丽展示协会绣娘绣制的马尾绣。孙远桃 摄


  为将当地绣娘团结在一起,发挥集体力量传承马尾绣,两年后,韦应丽在中和镇杨柳村成立了三都县第一个马尾绣协会。协会将周边7个村的绣娘聚在一起,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累计培养了1000多名马尾绣能手。


  有了大量手艺精湛的绣娘,水族马尾绣也迎来更多商机。“过去,马尾绣的产品主要是水族人自己穿戴的服装和鞋帽,当地的需求量较少。如今,我们通过提升技艺和将现代设计结合,把马尾绣做成绣片,镶嵌在当季流行的服饰、包包及装饰品上,让其价值得到大幅提升。”韦应丽说,随着马尾绣在各大文化交流活动走红,公司陆续接到不少订单,经过培训的绣娘通过绣马尾绣,每月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


  通过马尾绣发展“指尖经济”,绣出美丽新生活,三都县已有绣娘1万余人,马尾绣产值达1.8亿元,参与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带动5000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易地搬迁 扶贫车间补短板


  “放下锄头进车间?肯定是骗人的。”两年前,面对村干部上门动员搬迁时许下的承诺,潘玉粘完全不相信。因为她从没想过,大字不识一个的自己,能够干得了“技术活”。


  潘玉粘家住黔南州三都县水韦村,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村民世代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生活十分困难。2018年,得益于当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潘玉粘一家搬进了三都县中和镇雪花湖移民安置点。


三都县中和镇雪花湖易地搬迁点环境优美。王钦 摄


  整齐划一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装修,看着安置点优美舒适的环境,潘玉粘喜出望外。更让她没想到的是,离自家百米的地方,正在规划建工厂。“虽然没手艺,但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潘玉粘怀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名。


  2019年5月23日,一家专门生产、加工各类服饰和箱包的公司——贵州水绣霓裳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潘玉粘成为学徒。尽管拿惯了锄头,但勤劳肯干的她还是学得很快,不久就转为正式员工。如今,潘玉粘每月收入已有4000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正在扶贫车间工作的一名易地搬迁群众。王钦 摄


  “总以为那紧巴巴的日子要一直过下去,谁成想我不仅住进了城里的大房子,还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提起现在的生活,潘玉粘感到满足。其实,在雪花湖移民安置点,像潘玉粘一样的妇女还有很多。


  贵州水绣霓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勇告诉记者,从零基础的农民到技术熟练的工人,她们的收入增长十分明显。目前,公司共设置工位300余个,稳定在岗员工130余人,其中贫困群众90余人,绝大多数工人月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


  三都县紧盯搬迁群众就业和生计难题,充分利用安置点公共铺面,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一批企业先后建立民族服饰制作、手工艺加工、电子设备加工等扶贫车间,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就业,闯出了一条“小车间撬动大扶贫”的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新路,不断催生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三都县引进企业打造的循环农业发展项目。王钦 摄


  回归田间 循环农业促提升


  早上7时30分,陆月将几个孩子安顿上学后,骑6分钟左右的电瓶车,就来到自己的工作单位——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巡查羊舍、喂水喂草、打扫卫生,为确保每只羊都能茁壮成长,陆月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前觉得养羊很简单,真做了这一行才发现真不容易。”陆月感受深刻,“以前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得不四处打零工,现在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生活轻松多了,所以对这一切也很珍惜。”


  作为500只羊的饲养员,陆月每天都要观察每只羊的精神外貌和姿态步样,还要做好日常保健,就连喂食都要定时定量。不过,正是这份工作,让她每月至少有了2600元的固定工资。


  2018年3月,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落户三都县中和镇,通过“生态循环农业种养加一体化”,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粪便、污水“零排放”目标,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荒山荒坡种草种桑养羊,羊的粪便加工成废弃物和饲草废料,发酵或氧化处理后作为培育双孢菇的营养料,培育双孢菇的废料经处理后饲养蚯蚓喂鸡,鸡的粪便经加工后成为有机肥返回农田......截至目前,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公司已流转中和镇塘岳村荒山1500亩,带动流转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此外,公司还通过合作社与贫困户、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60余户18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我们计划把种草养羊产业发展成为三都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全县山羊存栏规模达10万只以上;同时做出高品质纯天然的有机农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风立说。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