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贵州省科技厅5大举措加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10月26日,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贵州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今年以来,省科技厅多措并举不断加强贵州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再获佳绩。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预算比2019年减少22.07亿元,减少7.1%。省科技厅采用倒逼机制,调动各高校院所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贵州24家单位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9项,获得资助经费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2%。立项数和获经费支持数均为“十三五”以来最高的一年,贵州大学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批151项。


  省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力度再创新高。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精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2020年,省基金立项资助项目509项,总立项率28.5%(一般项目立项率29.4%,重点项目立项率24.2%),资助经费6630万元,资助经费较2019年的5580万元增长了18.8%;其中,重点项目77项(限项项目立项23项、绿卡项目立项54项),一般项目432项(限项项目立项255项、绿卡项目177项)。


  激发青年基础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力。积极开展调研并邀请有关高校座谈,就贵州2021年度省基金指南编写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2021年省基础研究计划在2020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全面取消限额申报,同时强调申请人的研究经历和代表性研究成果,推行省基金毕业制,注重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的有效衔接、梯次递进,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省基金向青年基础研究人员倾斜,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持续进取,不断进步。


  加快区域布局,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逐步完备。2020年围绕省委省政府大扶贫、大数据和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在生态环境保护、煤化工与资源利用、土木工程等领域布局建设了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典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尤其针对六盘水、铜仁、毕节等科研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市,首次设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高校围绕区域特色和优势,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带动相关区域源头创新能力提升。目前,贵州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6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取得进展。推荐申报贵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省喀斯特山区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贵州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等5个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局建议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