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38年敢叫荒山变绿林 “愚公”精神永传承丨追记敬业奉献贵州好人李淑彬

  直到去世前夕,李淑彬依然默默住在自己守了38年的绿林深处的小院里,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在有生之年多看一眼亲手栽种的千亩苍松。


W020201024417335598005_副本.jpg



  时值深秋,走进大方县六龙镇新丰村,千亩苍松苍翠欲滴,散发出迷人香味。


  弹指一挥间,数十载的光阴,荒坡变成了绿岭,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李淑彬老人却已不在,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心中那份播绿爱绿的“新愚公”精神将会被永远铭记和传承。





  时间的指针播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风起沙飞的生态环境让人连连叫苦,而她却不畏困难,主动揽起新丰村造林的任务,开启了种植40万棵杉树的“征程”。


  “水土流失,灾害严重,不栽树不行啊。”回想起曾经的过往,那时的李淑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数十年过去,当年轰轰烈烈的植树场景仍历历在目。





  为了植树造林,她将与丈夫一分一毫攒下来的积蓄全部用完,又在银行贷款8万全部用于造林,之后更是挖煤赚钱植树。38年间,她用尽了自己的全部精力,绿化荒山430余公顷,种植杉木40余万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淑彬起早贪黑地种树,先后消除上百个“和尚坡”,面积290公顷的荒山变成了一望无垠的绿色“海洋”。据测算,李淑彬所造的树林总价值达4000多万元。


  三分靠种,七分靠管。在李淑彬老人的眼里,新丰村的荒山能变成茫茫林海,还得益于长期的严格管护。为保护树林不受破坏,李淑彬和丈夫经常向群众宣传,坦言他们植树造林是为了留住绿水青山。“奶奶护这些树子很,家里人出门去几天,她也不问,唯独这些树子,她每天都要去看。”李淑彬的孙女说。有人劝李淑彬: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了,你也该享享清福了,何苦这般劳心费神死守山林。李淑彬说:你们不知道,时间越久,就越离不开这些树子。


  李淑彬生活简单,穿着俭朴,多年来,一家人都住在破旧的屋子里,直到1995年,才修了砖瓦房。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李淑彬老人觉得自己精神很富足。





  “我是一名老党员,做人做事都要坦坦荡荡。”李淑彬一直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李淑彬常教导儿孙要勤劳,也不要打这片杉林的主意,这是国家的。如果想要,就要靠自己双手来取。


  而今,走在林地中,时不时地可以听见消失多年的山鸡在林子里叫,大雨过后,更是遍地蘑菇,山脚下,枯井又流出了清泉,周边村寨的庄稼大获丰收。


  李淑彬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教育了无数人。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1989年应邀参加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会议;1990年,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1991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绿色奖”;1998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妇女环保百佳”称号;1996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绿色奖”;1998年,荣获“第二届十大女杰提名奖”;2007年,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10年,荣获“贵州绿化奖”;2016年3月,获评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今年,李淑彬荣获贵州好人称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 向莹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