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小铁锤敲出致富路,依托苗银的山村巨变


  “为什么不可以把银饰做成化妆品的外包装?”10月17日晚9点,当“直播一哥”李佳琦和阿朵姐姐分享此次直播的内容时,贵州苗族银饰又一次与成千上万的网友紧密联系。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李佳琦就作为人民日报新媒体“非一般非遗”栏目的探索员,在贵州雷山县麻料村和控拜村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聊苗族文化及银饰的来源、探讨各种工艺。


  那么,这些因银饰而声名大噪的村寨现状如何?村民们过得怎么样?银饰对当地人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也走进一个守护小小铁锤、成就大大梦想的故事。


  10月17日晚上,李佳琦和阿朵姐姐在直播间


  曾经打工者,因银饰而改变命运


  两个多月前,当李佳琦在麻料村对苗族银饰有了一些认知和理解后,决定前往控拜村拜访一位当地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原因是,“他的作品灵感多数来源于生活,既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位传承人名叫龙太阳,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多次见诸国内媒体。而成就这一切,则是苗族银饰。


  龙太阳和李佳琦合影留念


  这些年,他经过不断打磨技艺和进行市场探索,于是在银饰市场声名鹊起,不仅建起了5层楼的木房,还建了6层楼的洋房,打算做成有30多个房间的民宿。


  除了这些,龙太阳还建立了可容纳100多人的银饰体验馆,正常情况下每年有1万多人参观体验。


  “要让人看到,龙太阳的做法是有搞头和希望的,回家既能挣钱,又能照顾父母。”龙太阳告诉记者,只有人回来了,能安心制作银饰,苗族村寨才能保有生机,苗族文化也才能得到传承。


  在雷山县,许多匠人如龙太阳一样,因银饰而改变命运。80后的潘仕学曾辗转广州、湖南、铜仁、凯里等地12年,然后开始苗银创新学习的漫漫长路,并开办了春富银饰工坊。


  潘仕学向游客展示银饰锻造技艺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图案和款式订做,还能亲眼目睹整个加工锻造流程,确保了银饰质量,还原了“纯手工”的打造过程。


  随着名声大噪,先后有昆明、曲靖、南宁、毕节等地的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为了让麻料村银饰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潘仕学还在村里招纳了两名刚满1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徒,既让他们有收入,也培养了年轻的传承人。


  此外,潘仕学还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将银饰作品卖到了全国各地。2019年以来,他的春富银饰工坊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售出银饰饰品1100余件,收入20余万元。


  “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都是依靠银饰,从而改变命运的人呢。”潘仕学说。


  “空心村”不再空,小铁锤敲出富裕路


  在“非一般非遗”栏目中,作为非遗探索员的李佳琦,在西江麻料银匠村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聊苗族文化及银饰的来源、探讨各种工艺。


  亲自体验银饰制作后,李佳琦感叹:”这个是机器做不出来的东西,因为它是有一种感情在里面,真的是要让全中国的年轻人看看,我们原来还会有这种很有趣很有情感的东西,还在大山里面。”


  这个位于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的村庄林木葱茏,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全村世代以银饰加工为生,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然而,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早些年村里多数银匠放弃手艺选择外出谋生,留在村里的银匠少之又少,曾以“银饰锻造”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匠村”一度成为“空心村”。


  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麻料村被评为“中国银饰之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雷山县大范围兴起,这个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的“银匠村”终于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麻料村掀起了返乡创业的浪潮,一批批外出“流浪”的银匠纷纷回到家乡重操旧业。2018年,在村两委及村有识之士的带领下,全村人筹资100万元,申请扶贫资金58万元,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坊和银饰刺绣传习馆。至此,麻料村的银饰产业抱团发展模式正式“启动”。


  发展至今,麻料银饰技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承先祖留下来的传统手工艺,以制作银项圈、银帽、银梳等苗族盛装附属品为主;另一种则是顺应市场需求,迎合各类消费者的个性需要,以手镯、戒指、项链、挂件、茶具等新型饰品制作为主的创新型手工艺。


  “人在家中坐,订单不断来。” 2018年,老银匠李玉昌开了自己的银饰工坊,工坊里的展柜区共有大小银饰400余件,每一件均为他精雕细刻打造而成。展柜里精巧的银帽、细致的胸兜、工巧的项圈等银饰成品深刻体现着手艺的娴熟与独僻,从而备受顾客青睐。


  麻料村银饰刺绣传习馆


  驻村干部杨祥告诉记者,麻料村共有银饰工坊17家,农家乐9家,精品民宿1家(在建)。2019年,全村游客接待量52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50万余元。依靠小小的铁锤,曾经贫穷的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麻料村银饰文化源远流长,银匠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要大力传承和发展麻料村的银饰产业,需要更多像李玉昌、潘仕学这样长期值守和坚持的银匠参与进来,也需要更多顺应当前市场发展的创新思维与思路。”杨祥表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麻料村银饰文化美丽绽放的愿景,一定会在一把把小铁锤的守护下得以实现。

  杨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毫

见习记者 张秀云

  编辑 章虹

  编审 闵捷 罗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