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写幅青山待客来——写在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黔南开幕之际

  一湖山水送秋月,两山排闼迎客来。一城山水,满山苍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贵山贵水,绿博黔南。10月18日,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将在黔南州都匀市拉开序幕。


2.jpg


  本届绿博会在黔南成功举办,开创了第一次在我国西部省份、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次在非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第一次在高原山地、第一次在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等五个第一,为黔南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绿博园位于都匀市新老城之间,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9平方公里,建造顺应自然山水,实现建筑与山水融合为一,形成“一心、两环、两带、五区”的规划结构,共同构成山水林田湖的生态共同体,成为连接州府都匀新老城区的“城市绿心”。

  历时三年建造,付出艰苦努力,黔南写就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丹青,静待八方宾客。


8.jpg


  城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行走于绿博园中,仿若置身于一幅水墨山水画卷中,举目皆是风景、抬头即可忘却都市的喧嚣。  

  一步一景、一园一貌,一园入,百园现。无论是贵州园以古寨、梯田、茶园等元素构成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还是江苏园巧夺天工打造的江南古典园林景观格局,不管是上海园以鲜花、林木与石砌展现的海派园林风光,还是广州园云山珠水、绿映花城、羊城趣景等主题空间所呈现的南国气象,56个展园56种景象,浓缩祖国的大美山河,缔结城市的友好情谊。

  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城市与山林和谐共生。绿博园的设计与建造无不是体现着黔南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大程度呈现还原自然山水的原始风貌,勾勒出一幅绿水青山的历史新画卷。

  风物宜长放眼量,绿博黔南与客赏。躬逢盛会,黔南诚邀广大宾朋走进绿博园内,方寸之地赏尽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国园林灵秀之美;更热诚期待四方来客走出园外,看黔南更加广阔的自然山水风光,在这里感受生态黔南满满的幸福。

  真山真水写真意。绿博园内万里河山尽收眼底,绿博园外大美黔南风华正茂。可以说,绿博园就是黔南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时间回到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等习近平在贵定县甘溪国有林场考察时,作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

  “两山论”的提出,为黔南发展指明了方向。九年时间里,黔南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行动,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使命。

  回顾历史,黔南州地处长江、珠江“两江”上游,曾是全国石漠化重灾区之一。


5.jpg


  从“石漠化”到“生态美”,黔南始终坚持生态立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举全州之力打好石漠化治理攻坚战,大力推进陡坡耕地、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造林,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宅基地、弃耕地和宜林地造林复绿,累计完成石漠化地区易地扶贫搬迁25万余人,完成营造林344.65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增加8.8个百分点,黔南大地披上绿装,换了新颜。


7.jpg


  从“贫瘠地”到“产业兴”,黔南州完成茶叶种植80余万亩,总面积达161.8万亩,2019年全州茶叶总产量4.48万吨,总产值67.3亿元,全州完成刺梨种植40余万亩,总面积达60.7万亩,综合产值达25亿元。

  从“穷山沟”到“百姓富”,全州退耕还林惠及农户49.5万户190余万人,户均通过劳务和补助资金增加收入达8319元;刺梨产业惠及贫困户达1.9万余户7.05万余人,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黔南交上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答卷。

  截至目前,黔南州森林覆盖率已达65%,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水岸绿化率超过85%、道路绿化率97%以上,村庄林木绿化率近40%,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初步形成了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片、带、网结合的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3.jpg


  绿色是黔南发展不变的底色。为了守护这一方绿水青山,黔南不遗余力,261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万米高空俯瞰黔南之南,在有着“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之美誉的荔波,喀斯特遗世独立,清凌凌的樟江如柔软的飘带,带着两岸绿莹莹的翠竹、粉嫩嫩的桃花、白墙黛瓦的民居倩影,逶迤向南。


  为了守护这一湾碧水,2017年1月1日,经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樟江流域保护条例》施行,使保护樟江有法可依。继樟江后,今年3月1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涟江流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黔南重点河流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4.jpg


  多年的保护,换来了樟江流域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大小七孔景区清澈见底的水里,自由穿梭的鱼群,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风景。

  卖山卖水卖风景。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荔波县共接待游客102.67万人次,同比增长36.42%,实现旅游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37.91%。


10.jpg


  高山云海间,苍翠梯田与水族吊脚楼遥相呼应,历史人文潜藏于古老书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单元故事《天上掉下个UFO》中展现了一个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壮美水乡。

  黔南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还有待发现与挖掘,全域旅游大有可为,后劲十足。

  在绿博园所在地州府都匀,都匀毛尖驰名中外。


1.jpg


  悠悠古道千里长,翻山越岭到茶乡。沿着蜿蜒盘旋的公路,驱车行驶在海拔1600米的螺丝壳高山上,层峦叠翠、云雾缭绕。

  一方水土酿造一杯香茗,都匀螺蛳壳茶山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成为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地。


6.jpg


  截至2020年8月底,黔南州实现茶叶产量4.11万吨,产值69.06亿元,全州茶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2883户48895人。


  依托优势自然资源,黔南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机统一,把绿水青山兑现为金山银山。  


9.jpg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截至目前,黔南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8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6个城市湿地公园、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居全省九个市州之首。  

  全面实施《黔南州林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深度贫困地区林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抓好林业生态扶贫工作,全州林业惠及生态护林员27472名,精准助推27472户贫困户脱贫;公益林、退耕还林惠及贫困户近10万户,全州4个县(市)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绿博为窗,走进大美黔南,观天眼、品毛尖、赏世遗、游绿博,开启一场舒心醉心的绿色生态之旅,检阅黔南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鹏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