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时评】放管结合要“管”出营商环境的公信力|将“放管服”改革进行到底系列评论之二

微信图片_20200424175716.jpg


  写在前面: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无论是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还是让广大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放管服”改革都是必经之路。


  近年来,全省上下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放”的含金量、增强“管”的有效性、提升“服”的满意度,实现了政府职能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社会活力大释放。


  日前,一年一度的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在贵阳召开,对下一阶段“放管服”改革任务进行再部署。根据会议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天眼时评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个方面,推出系列评论。


  放管结合要“管”出营商环境的公信力|将“放管服”改革进行到底系列评论之二


  深化“放管服”改革,既要放得开,也要管得住、管得好。放管结合,不是要政府部门“卸担子”,而是要从不必要的审批中抽身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来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和追责,确保管出公平、管出质量,管出营商环境的公信力。


  当前新一轮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潜力,同时也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加协调好“放”与“管”的关系,警惕“权力寻租”“一放就乱”等不利于市场自由、公平竞争的情况,让事前审批放得开,事中事后监管跟得上,实现管放自如。


  以公正监管、规范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要先厘清主体、明确监管职责,才能避免职能交叉和怠政懒政。以织密管理责任网,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为出发点,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完善各领域监管标准体系,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做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守好安全和质量底线,实施重点监管。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必须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监管缺位、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是导致有些领域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强化震慑作用。


  激发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继续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新兴产业需要鼓励,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既给新产业在前期留出足够发展空间,又能在其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介入。对平台经济、电商微商、线上教育等新生事物、新兴产业,多一些柔性监管、智慧监管,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给予“政策留白”,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


  简政不可减责,放权不是放任。政府部门放权越多,监管责任越重、要求越高。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政府部门要将主要精力用在事中事后监管上,啃硬骨头、过深水区,用刚性制度管权用权,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政务服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曾书慧

编辑 韦一茜

编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