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绚烂舞台灯光回归,再燃观众激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演出市场一度陷入停滞。但对于剧团和演员来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或尝试云创作,或开启云演出,或拓宽经营思路,或停演不停练,只为迎接舞台灯光重新亮起。



  8月中旬,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至此,按下“暂停键”近6个月的剧场演出再次亮起灯光,线下演出陆续恢复,文艺舞台再次热闹起来。贵州演出舞台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从室外、旅游景区,逐步过度到室内演出,大型交响乐、舞台剧、戏曲等演出纷纷重登舞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回归常态。


  剧场重现最美合奏


  “灯光准备,各部门就位!”8月至9月,由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承演的大型文旅推介演出剧目《山人之贵》,在南京、杭州、广州三地剧场精彩上演,赢得了三省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剧场演出恢复以来的重要对外交流演出项目,《山人之贵》是近年来贵州重点打造的一台大型文艺演出,多维展示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风采。贵州将恢复剧场演出以来的首场大戏,向省外观众传递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山人之贵》演员之一,贵州著名歌手阿幼朵在灯光下不仅用最激情的演唱奉献给三地观众,还将抖音直播带到活动现场,并吸引了12万粉丝围观。对阿幼朵来说,舞台的回归让歌手可以将最美的形象尽情展示,希望自己可以通过绚丽的艺术表达,把贵州美丽的山水、浓郁的风情、宜人的气候给讲出来,并邀请全国的朋友到贵州做客。


  随着省内疫情防控不断向好,早在7月,贵阳大剧院便迎来了贵阳交响乐团疫情后的首场音乐会,在安全防控的前提下,一场场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奏响序章,向音乐爱好者敞开怀抱。作为贵阳交响乐团资深“票友”,乐团的复演让观众陶令华感到非常惊喜,在他看来,安静地坐在台下享受交响乐的每一个音符,是这座城市给予的一份美好。



  据介绍,自贵阳交响乐团恢复演出以来,开启了“第十二音乐季”盛大演出,举办了谭盾《聆听自然保护自然》等名人名家名曲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为贵阳乐迷带来了美妙的交响艺术。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方舟戏台开戏,国粹名角粉墨登场;贵阳星光剧场内大型卡通儿童剧《木偶奇遇记》演出备受少儿喜爱;一鸢戏剧实验室复演新戏不断……在贵州大大小小的专业舞台之上,在灯光聚焦之下,一台台民族风情演出,一幕幕传统戏曲登台,一场场交响音乐奏响,交织成了贵州舞台艺术的雄浑乐章。


  景区演艺魅力回归


  疫情原因剧场演出受限,但在贵州景区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今年3月,随着贵州景区景点相继复工开放,我省各大文艺院团纷纷走进景区开展文艺演出。



  作为首批进景区的文艺院团,3月28日,贵州省花灯剧院28名演员,在龙里双龙镇巫山峡谷旅游景区开启驻场演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省花灯剧院为该景区准备了40余场精彩演出,将在全年内开展;9月14日至18日,贵州省花灯剧院、贵州省民族乐团走进黎平肇兴侗寨景区、石阡夜郎古泉景区,呈现24场精彩的民族音乐会。



  歌舞缤纷伴长假。中秋国庆期间,贵州省歌舞剧院走进平坝小河湾景区、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进行驻场表演,出动160多名演职人员,双节期间共演出50余场。演出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和好评,为景区注入了活力,得到省内外游客好评。



  景区演艺“疫后重生”。9月15日,以安顺屯堡文化为创作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大明屯堡》演出重启,经过半年的沉积和打磨,这台歌舞剧以更加精彩的舞台演绎,向观众诠释了屯堡文化的源远流长。



  备受游客喜爱的全国首部苗族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西江盛典》,于7月28日迎来旅游复苏公演。该剧经过全新升级、优化,依托大塘景区原始苗寨风貌和周边自然景观,通过全息山体投影、灯光、舞美、造型、实景布景等与舞蹈的编创设计融合,增加了苗族团结舞、高山流水、飞歌等苗族元素,全景再现了苗家人的迁徙史、发展史。中秋国庆长假期间,该剧以全新的品质博得游客欢心。



  每一场演出都在游客的呼声中落下帷幕。国庆自驾游游客方珂在小河湾景区收获了惊喜与感动,她说:“从重庆到安顺,一路走来,看遍了贵州的美景。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蒙蒙雨中看到演员们送上的真挚演出,不仅精彩,还有互动,尽管舞台简陋但却让景区充满魅力。”


  为创新作积蓄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众多文艺院团从云创作、云排练、云课堂到云演出,进行了多层次、多业态的探索,也为线下演出重启后的演出积蓄力量,积累经验,集聚人气。没有更高质量的作品,就难以吸引观众回到剧场。尽管疫情阻断了贵州演艺路径,但却为高品质复演留出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在这方面,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精心制定了艺术创作生产计划:省歌舞剧院和省杂技团联合,创作献礼建党100周年红色史诗题材融合舞台剧;省花灯剧院加紧创作展现我省农村产业革命的现实题材舞台剧《村里那些事》;省话剧团着力打磨提升展现异地扶贫搬迁题材的话剧《出山!》。此外,省歌舞剧院还积极举办首届中小型作品“新人新作”扶持计划活动,加大对优秀表演、创作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等,为复演积蓄力量。



  打磨精品,创新节目。今年初,贵州省黔剧院再次聚焦脱贫攻坚英模人物,将停下来的时间、精力聚焦到大型现实题材黔剧《腊梅迎香》的创作中。9月23日,《腊梅迎香》剧本创作、音乐配器、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等先期筹备工作,经多次专家研讨论证后完成修改,并正式成立剧组开排,将于11月在2020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首演,之后将在全国各高端平台进行展演。



  疫情期间,苦练基本功,为复工做准备成为演员们的常态,省管专家、原贵州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樊逸晴作为评委,参加了贵州省花灯剧院组织的年度大考,在她心目中,疫情的搁浅非但没让演员们荒废,反而技艺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段“暂停期”,观众们渴望重回剧场,也对演出的思想内容、制作质量、策划水平等都有了更高期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下,我省演艺行业正积极主动谋求新的发展,从内容、形式、管理等各方面,提质量、增效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文艺院团和演艺单位正在强化质量把控、艺术创新和现场体验等工作,在保持艺术特色和高水准的同时适时应变,奉献更多佳作力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相康

编辑 杨羽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