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眼聚焦】聚焦破题 全速迈进!遵义市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大有可为

  “节前就已经接到了20万件酒的订单,为迎接销售旺季,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在原有的两条包装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新的包装生产线,一天的生产量接近2万件,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连日来,位于仁怀市的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生产,包装销售部经理夏仟都说,公司从9月初就开启“备战”模式,以便从容应对火爆的市场采购需求。


  “双节”期间,遵义市各大酒企纷纷发力,赤水河畔星罗棋布的白酒企业全力备货,以充足的货源迎接销售高峰。


  作为遵义的特色产品,白酒的“俏市”无疑是遵义市全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一股强劲动力。


仁怀市高粱丰收——机械收割(遵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今年,在遵义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要在白酒制造、精制茶加工、辣椒制品、生态畜禽肉及肉制品加工、以竹笋和食用菌为重点的蔬菜加工、调味品制造、地方优质食品加工这7大产业上下功夫,到2025年,食品工业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全国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从黔北粮仓升级为黔北钱仓,遵义市勇敢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早日突围,由农产品生产大市全速迈进绿色食品工业强市。


跳出“舒适圈” 让“遵义货”经得起比较


  “藤椒面、肥肠面都是我们的‘爆款’,一直以来都在加紧生产。”今年以来,遵义本土面制品加工企业、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方便面成了“抢手货”,公司董事长吴凝说,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不能靠“吃老本”,团队陆续研发出多种口味的泡面,并加大了线上销售的力度,没想到在食品加工企业中闯出一片新天地,预计今年的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


  跳出原有生产模式的“舒适圈”,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迎来了销售的意外反转,硬是在方便食品行业拼出了一条生路。


  “主要还是我们的产品质量好,经得起比较,回头客多了,销售业绩也就上来了。”吴凝的自信来源于“遵义货”的好品质。


  发展绿色食品工业,遵义的优势就在于农产品品质过硬的“先天条件”。


中国辣椒城内,当地群众正在筛选辣椒(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包福兰摄)


  在这方好山好水的孕育下,遵义朝天椒一骑绝尘,名列全国十大名椒之首。不仅为遵义赢得了“世界辣椒之都”的美誉,还赢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市辣椒种植面积210余万亩,主要分布在10余个县(市、区)170余个乡镇,种植面积居全国7大辣椒主产区首位,共有40余家辣椒制品及加工企业,年加工规模50余万吨,年加工产值约40亿元;


湄潭茶农喜笑颜开。(瞿欣含 摄)


  围绕“一带一路”大力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遵义茶叶出口量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以湄潭县、凤冈县为主的茶叶加工产业群,全市茶园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15.49万吨;


  令人垂涎三尺的酒香背后,是遵义坐拥全省面积最大的红高粱基地和全球“最贵的红高粱”的实力;


  “县县有龙头”的生猪产业,跑出“加速度”的牛羊产业更是倾力演绎着各自的销售传奇。


脱贫路上发“羊”财


  打破“旧思路” 让“产业链”能有效延伸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仅仅是遵义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开卷第一题。


  如何将优势转为胜势?遵义市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在提高绿色食品生产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上做文章。特别是以酱香酒、辣椒制品、茶叶等为主导的食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


  按照“一县一主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遵义市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区域化、板块化推进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粮油、茶叶、辣椒为主,畜肉、竹笋、豆制品加工为辅的产业格局。



  形成了以湄潭县、凤冈县为主的茶叶加工产业群;


  以播州区、新蒲新区、绥阳县为主的辣椒加工产业群;


  以红花岗区、余庆县为主的菜籽油和粮食加工产业群;


  以赤水市、桐梓县为主的竹加工产业群;


  重点园区则包含红花岗区粮油加工园、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凤冈有机生态工业园、播州区龙泉食品工业园等。


  搭乘当前的发展快车,入驻遵义市新蒲新区的遵义德庄辣椒科技文化产业园正“酝酿”着一番大事业——智能化生产线已投入运转,奔着年产量5000吨火锅调味品、产值2.5亿元的目标,构建涵盖辣椒种植、加工、营销、贸易、科研、检测、餐饮、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全产业链。


  大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落户食品工业园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含烟酒)达到852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6.2%,位列全省第一。


担起“新使命” 让“农产品”提质又镀金


  有基础、有优势、有希望。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遵义市最具备条件、最容易突破、最能被市场接受的,正是绿色食品工业。


  为此,遵义抢抓贵州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基地的机遇,围绕农业八大产业,紧扣“四新一高”,以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食品制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塑造和做响“遵义绿色食品·健康美好生活”形象品牌,向全国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全速迈进。


  ——围绕建设“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目标,以贵州茅台酒为引领,以酱香酒为支柱,浓香、董香和其他饮料酒为补充,以产区集聚产业,强化优质资源向优质产区配置,大力支持白酒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25年,白酒产量达60万千升,产值达2000亿元。


  ——围绕建设“中国茶业第一市”目标,聚焦高品质精制茶和龙头企业扶持两大重点,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转型升级。到2025年,力争茶叶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


  ——围绕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目标,紧紧抓住精深加工和集散贸易两个环节,做实“一城、两市场、三基地、四中心”,推动“一心两翼”突破发展。到2025年,辣椒加工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道真洛龙食用菌基地。(遵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坚持适度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加工,重点发展熟肉、膳食、肉类速冻食品、肉类方便休闲食品、肉类调味品等深加工业,推动生态畜禽肉制品业升级。到2025年,肉及肉制品加工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围绕建设“西部山地绿色蔬菜大市”目标,突出净菜上市,推进精深加工,加快蔬菜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加工产值达50亿元以上。


  ——积极引进知名品牌企业,推动本土企业与行业龙头合作,加快发展晒醋、酱油、花椒油、复合调味品、方便汤料、风味菜肴底料等调味品。到2025年,力争调味品制造业产值突破20亿元。


  ——坚持特色、高端定位,因地制宜推进粮油、饮品、保健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加快发展。


  遵义发展,大有可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霞

  编辑 王小婷

  编审 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