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乌蒙高原天地宽|贵州大学蔬菜产业“博士团”把论文写在黔中大地上

  夏季以来,正是威宁蔬菜的“主场时间”。


  “威宁白萝卜出口迪拜、耐抽薹性萝卜新品种‘大韩白春’单季亩产6350公斤、产值达6985元;青花菜出田价7000-7500元每吨、莲花白出田价900-1100元每吨、白菜出田价1400-1500元每吨……”翻开贵州大学农学院蔬菜产业团队队长张万萍的朋友圈,总能看到各种蔬菜的丰收图景。 


  每每看见这样的丰收的场景,张万萍和队员们都喜不自胜,忍不住分享,因为这些成果都与贵州大学蔬菜产业服务团队息息相关。


微信图片_20201009213904.jpg

贵州大学农学院蔬菜产业团队队长张万萍(左一)在威宁蔬菜基地指导生产


  蔬菜产业是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紧密结合贵州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2019年,带着“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的目标,贵州大学成立了由近20名博士、教授组成的蔬菜产业服务团队,为贵州蔬菜提供产业咨询、技术服务、人才支撑、科技创新等服务,积极实践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嘱托。



  把技术撒在最需要的地方



QQ图片20201009225823.jpg

贵州大学蔬菜团队副团长、农学院讲师李经纬博士在双龙镇高山村指导农民春耕生产


  “在威宁的蔬菜基地调研时,‘三白’蔬菜根肿病严重,蔬菜长势弱,该病害发生面积大,最严重时会导致绝收,而控制该病害的成本高,老百姓或经营主体投入了资金和劳动力却依旧损失严重。”每当看见群众因为蔬菜病害预防不当,导致损失严重时,农学院副教授杨再福坦言自己总是觉得心情沉重。


微信图片_20201009211145.jpg

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杨再福查看蔬菜长势


  技术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可靠保障。杨再福告诉记者,要有效控制根肿病,技术帮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除了让农户了解病害外,还通过试验,探索病害的根本,从蔬菜育苗阶段便开始用药剂进行浸苗,在移栽时加入一些高效安全的药剂、生物菌剂进行处理,对土壤进行调理,通过示范,有效控制根肿病的危害。


  不仅是蔬菜生长本身遇到的问题需要技术指导,大量残次蔬菜和蔬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茎、根和果实这类尾菜也是团队亟待去解决的难题。


  “刚到威宁时,我们发现随着威宁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尾菜产生量不断增加。而这些尾菜的大量堆积,无害化处理不到位,腐烂变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讲师易维洁说道。


微信图片_20201009211622.jpg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讲师易维洁(左一)指导村民收集尾菜


  发现问题后,团队立即投入到尾菜综合治理中去。他们将基地产生的尾菜进行就地收集,对其进行“肥料化”处理。将尾菜作为有机物就地还田,改良土壤,使整个产业达到有机循环。


  易维洁告诉记者,团队目前正与高校联手申报关于威宁自治县尾菜无公害化处理及资源利用的专项项目,旨在打造尾菜“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全省打造循环经济提供样板。



  扎根一线天地宽



  “下沉到威宁之后才发现,我们的农机还有一片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机械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闫建伟说,要实现农业的现代高效种植,引入机械化技术必不可少,而面积宽广的威宁正是贵州88个县中最适合采用机械的地方之一。


  “农业机械化最明显优点是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闫建伟介绍,从今年4月起,团队都每月都有20天扎根威宁,陆续推广了旋耕起垄、覆膜、移栽、无人机施肥等机械化、智能化技术。其中,团队还根据威宁白萝卜产业需求研发了覆膜直播机,“人工种植白萝卜一人一天只能播种一亩,使用了直播机之后一人一天可以播种50到80亩,效率大大提升。”


微信图片_20201009212758.jpg

贵州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闫建伟(右一)指导村民使用农机


  “以2000亩的面积来计算的话,如果使用全机械化种植‘三白’,一天能节省成本6万余元。”闫建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成本降下来,收益提上去,企业走得更远,产业良性长效发展,才能持续促进农户增收。


  不仅做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也做农业致富的带头人。蔬菜产业团队生姜小分队联络员、农学院副教授李伟告诉记者,生姜小分队除了注重农技培训,也会从加工端、销售端着手,打开种植户的销路和思路。


  “一开始就给农户讲技术,效果并不好,而把市场前景告诉他们,自然就有兴趣了。”生姜小分队组建后,积极与镇宁和盘州的龙头生姜种植加工企业对接,通过“农户+基地+企业+专家团队”模式,从品种选育、栽培、种植,到加工、销售,更加全面深入地为全产业链提供科技服务。



  沾泥土,接地气



  一支奔波在田间地头的技术支持团队,是保证农民实实在在把田种好,把收成搞好,把效益提高的护航队。


  在蔬菜产业团队山药小分队队长、农学院副教授闫见敏的微信里装着与40多名农户的聊天记录。“一亩要种多少株苗?”“留种的温湿度怎么把握?”……闫见敏对收到的每一条咨询都会详细回复。


微信图片_20201009212216.jpg

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闫见敏在蔬菜基地工作


  农业技术服务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日每时。除了线上,每月闫见敏和山药小分队队友都会奔忙在校园和田间,跟踪安顺山药种植与病虫害预防的情况。


  今年9月3日,山药生长后期,山药小分队成员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山药绿色防控试点”地块进行测产,通过初步比较,绿色防控地块显著好于空白对照田块。专家们表示“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山药产量和品质,将来会进一步大面积推广与示范此技术。


  农以种为先,针对当地农户山药留种的技术问题,农学院副教授李云洲说,“由于当地山药种源为农户自留种蓣,长期无性繁殖,病毒不断累积,建立安顺山药种蓣脱毒技术体系与无毒苗繁育基地非常必要。”


  “扎根乌蒙大地,感到自己的所学所知大有用武之地。”烟草学院副教授徐秀红在2019年参与编制了《威宁40万亩蔬菜规范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今年4月加入由贵州大学蔬菜团队、“博士村长”和60多位威宁籍学生志愿者组成威宁扶贫作战队,与农户一起冒着风沙抢战春耕。


微信图片_20201009212408.jpg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副教授徐秀红在指导村民耕作


  这个暑假,蔬菜团队成员、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田山君投入到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与征集行动中,目前团队已普查征集地方名优、地方濒危种质资源300余份,“这项研究可以提升贵州在全国种业的竞争力。”


  ……


  每位团队成员都以自身所长,因地制宜服务蔬菜产业。通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参与,农户不再是稀奇旁观,他们的种植观念逐渐发生着转变。


微信图片_20201009211633.jpg

贵州大学农学院讲师张长禹(左一)查看蔬菜长势


  “刚去威宁的蔬菜基地,竟然发现农户在使用治蚜虫的药防治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农户不懂病虫害,随便用药的现象很多。”农学院副教授张长禹谈及这两年的变化,他说,通过摸索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合适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农户看到了实效,通过观摩展示,农户接受了绿色防控的理念,病虫害现象逐步减少。目前,蔬菜团队正在根据区域害虫特点“订制”天敌防控体系,以此替代化学农药产品的使用。


  “用技术种蔬菜,就是不一样。”威宁双龙镇凉山村村民马洪邦说,自从在基地跟着贵州大学的师生种菜,以前下地带锄头铁铲,现在还要带本子和笔。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沾泥土,接地气,贵州大学蔬菜产业团队抱着一腔热忱投身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把课堂搬到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田间地头的所闻所思所得,更加激发了他们与时代的同频共振的信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金忠秀 吴传娟

编辑 王琳

编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