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张再杰:加快新时代贵州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9月11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社科联承办的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后,记者采访了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再杰。


20200920150121_89639.jpg


  记者:您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后,对您触动最深的是什么?


  张再杰:当前,要重点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反复研读,深入思考,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理想信念、为民情怀、责任担当和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加深对其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价值的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记者:您怎么看待学习指导实践这个问题?


  张再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我们砥砺前行的科学理论。我们要把学习这一科学理论作为长期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学深悟透,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智库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把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作为智库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宗旨,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方案”。


  记者:您作为高校代表参会,下一步有什么想法?


  张再杰:很荣幸作为高校代表参会,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学用结合,具体落实一下几个方面:


  完善智库顶层设计。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根据科学决策形势发展需要,落实好贵州省委《关于加强贵州省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关于加强贵州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高校智库发展定位,及时制定《贵州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并将其纳入《贵州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高校智库建设目标、研究任务、工作方式、考核指标、遴选推出机制等作出阶段性规划和提出具体措施。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统筹高等教育相关经费支持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逐年加大智库建设投入,省财政设立智库建设专项资金,归口省委宣传部管理。完善相关政策配套,对发展良好的高校智库在研究生招生、经费投入、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搭建决策咨询培训平台、沟通交流平台、数据调查服务平台,为智库人才成长、成果转化、建设运行等提供服务和保障。


  改革高校人事制度。一方面要构建柔性机制,建立高校智库人才引进的标准和渠道,以实践研究和决策服务能力为主要依据,采取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固定与临时相结合、协议与绩效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模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另一方面要广开人才渠道,采取有力措施,鼓励高校教师到政府挂职或各类研究机构全职从事咨询研究工作,鼓励政府、研究机构、企业人员到高校挂职或任职,实现人员在政府、企业、高校智库之间的有序流动,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旋转门”制度。


  强化智库成果转化。一方面要聚焦研究领域,鼓励省属高校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地方或者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任务,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开展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讲好“贵州故事”、展示“贵州形象”。另一方面要强化应用导向,对纳入平台管理的各类重点研究课题,落实专项资金,明确时限要求,强化中期检查和全程跟踪,将进入决策支撑、实现应用转化作为结题的第一要件,真正发挥决策研究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健全智库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建立评价体系,结合高校智库自身实际,以获领导批示的层次与数量、撰写研究报告的数量与效果、内参使用稿件的效果与质量、智库专家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次数及层次以及智库承担高级别决策咨询类或重大委托类科研项目的数量与层次等为指标,细化智库建设评估体系。另一方面要予以成果认定,切实解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突出问题,充分尊重并认可智库相关科研活动和研究成果,决策课题同样纳入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享受同等学术待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莹

  编辑 孙远铭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