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喜迎第十五届旅发大会︱六盘水:十大措施打造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11.jpg


  今年6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六盘水市加快建设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意见》,提出将六盘水市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一、支持打造避暑度假产品体系


  加快推进胜境古镇、盘州丹霞小镇、营盘山康养呼吸小镇、悠然山居乌蒙康养小镇等避暑度假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支持开工建设1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10个,创建4A级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25个以上、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个以上,推动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创建成为县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六盘水市创建成为市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康养胜地·中国凉都”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升级。


  二、支持打造户外运动产品体系


  支持建设国际攀岩小镇、汽车露营基地、体教旅综合体、北盘江体育旅游带和六枝牂牁江飞行故事小镇,改造提升梅花山、玉舍雪山、乌蒙大草原等冬季滑雪项目,打造南方滑雪基地,创建10个生态体育公园,举办首届“山地英雄会”、中国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牂牁江国际滑翔伞赛、野玉海越野汽车拉力赛、世界雪日暨系列冰雪赛事等活动,发展索道、房车、冰雪、滑翔等旅游运动装备制造,创建成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城市。


微信图片_20200920100034.jpg

水城县鞭陀大赛 姚咏/摄


  三、支持打造温泉产品体系


  支持提升改造胜境、龙井等现有温泉项目,新开发郎岱花果山、盘州新民等温泉项目,建设娘娘山温泉度假小镇、妥乐温泉度假区、落别龙井生态温泉度假区二期等项目,开发医疗服务、休闲养生、生态养老、森林康养、健康用品、功能食品等医疗康养产品,发展温泉疗养、温泉美容、温泉养老、温泉有机农业等特色产业。


  四、支持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支持落别、米箩、大河堡、岩博等农旅综合体项目以及六六和普盘高速、水黄公路、盘州环城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引导农业种养基地和老旧粮仓等实施“六园一库”工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创建1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六园一库”,新增乡村旅游甲级村寨15个,精品级客栈15家,五星级经营户20家。


  五、支持文旅融合发展


  支持提升改造“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盘州三线文化创意园”“水钢工业旅游”等文化项目,开发“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观音山、地宗矿等“三线”工业遗址,推进“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盘州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基地、水城陡箐农民画文产园等项目建设,加大非遗文创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地方特色餐饮等文化项目进景区力度,发展景区文化驻场演出,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微信图片_20200920100243.jpg

六盘水万亩茶场 姚咏/摄


  六、支持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支持建设演艺、游戏游艺、酒吧、茶吧、书吧、音乐吧、工艺体验吧等文化娱乐产品,打造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集聚的消费区,加快建设“水城河”等河滨夜间休闲康养带,实施夜间亮化工程,推进酒、火腿、猕猴桃、茶、羊肉粉、乌洋芋、刺梨、烙锅、苦荞以及少数民族服饰、农民画、乐器、刺绣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打造特色美食和文创品牌,创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七、支持完善服务管理体系


  支持建设五星级旅游饭店5家,培育国际旅行社3家以上,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00座以上,建设完善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城市旅游标识标牌系统,逐步开通城市至各旅游景区(点)公共交通,实现景区及重点公共场所4G、5G网络全覆盖,运用扫码、指纹、人脸识别等技术开展验票、自助入住等人性化智能服务,推广执行旅游标准体系,加快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导游、景区讲解员等从业人员培训,推动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三权分离”改革,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参与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


  八、支持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


  支持加快盘州机场、月照机场改扩建以及上平川、牂牁江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与省内机场串飞,开通加密国内航线,争取开放航空口岸,力争3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通二级公路,三级以上旅游资源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将梅花山至牂牁江沿北盘江流域旅游公路打造成为全省山地特色立体交通旅游示范工程,提升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互通、重大桥梁的旅游服务功能,支持完善景区内部路网,建设索道、观光电梯、小火车、停机坪、充电桩等新交通设施。


微信图片_20200920100346.jpg

盘州市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带动7000多农民发展(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九、支持目的地宣传营销


  支持六盘水市打造凉都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妥乐文化旅游论坛等文化旅游活动品牌,举办苗族“跳花节”、彝族“火把节”、布依族“六月六”、白族“三月三”等少数民族民间节日活动,打造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利用中央和省级主要传统媒体及新媒体、我省国际传播旗舰品牌“这里是贵州”、境外旅游营销中心等宣传六盘水“康养圣地·中国凉都”“南国冰雪城”品牌,提升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安排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六盘水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省级相关部门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六盘水市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加快落实国家和省级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措施,优先将六盘水市“旅游两会”重点建设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库,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依法优先办理项目选址、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占用征收林地等用地审批手续,简化审批程序,省级统筹并优先解决六盘水市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单独选址项目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悦 谌晗

编辑 韦一茜

编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