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建职院教授张肃:结缘40年,创新传承牙舟陶文化



  牙舟陶,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贵州本土的陶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贵州陶艺。

  “我是1980年考进四川美院陶瓷专业,1983年到牙舟镇去做我的毕业创作,那个时候就已经和牙舟陶结缘了。”

  他是牙舟陶新时代的开创者——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陶艺工作室负责人张肃教授。


20200915092431_52690.jpg

张肃从工艺技术、材料配方、釉料及烧制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984年,张肃毕业到学校任教,担任陶瓷专业教师,这一干就是三十余年,为贵州省艺术设计事业培养了无数人才。

  怀着对牙舟陶的热爱,以及将之推向世界的梦想,张肃创立了陶瓷艺术工作室,竖起了“创新贵州牙舟陶”的大旗。

  在他看来,陶艺是种古老又有温度的艺术,所以他在寻找一种可能,把美和温度都传承下去。“我一直认为牙舟陶,它一定要在现在这个时代,用现代的科技、现代人的理念思维,来进行一个新的突破。”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张肃从工艺技术、材料配方、釉料及烧制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做出来的牙舟陶更润、更亮,其设计的新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20200915092557_14540.jpg

张肃给徒弟进行陶艺示范


  在对陶艺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张肃敏锐地发现,荔波大土村、洪江村两地风景优美,原生态文化浓厚,于是他时常跨越重重山峦,往返村舍和学校之间,不仅是为了升华牙舟陶的艺术美,也是为了通过艺术,让当地的帮扶村实现脱贫。

  大土村是贵州建院的对口帮扶对象,因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被国家旅游局评为3A级景区。家乡发展起了旅游业,也引得不少村民回到家乡创业。张肃挖掘当地资源特色,对当地劳动力进行陶艺培训,进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把当地的陶土取上来,在它现有的资源情况下,尽可能地帮它发挥出来。”在张肃团队的努力下,“牙舟”跨越六百春秋重拾了辉煌,帮扶村也从斑驳迷离中迎来了新希望。


20200915092641_60452.jpg

牙舟陶作品


  从2018年起,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相继举办了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工匠培训班,对来自荔波大土村、洪江村村民进行陶艺、木雕等培训,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张肃为村民们制定了详实的授课计划,并悉心传授技艺。

  “助力学院脱贫攻坚工作,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出一份力,这是我们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肃表示,唯有做好“传、帮、带”工作,把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承给徒弟,帮助他们早日学艺有成,回到家乡发展地方经济,才算尽到师父的职责。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

通讯员 罗莎

  视频来源 贵州教育发布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