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阳孔学堂“学术工作坊”首期,专家共论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影响东亚文化五百年。一代大儒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今天正受到史无前例的追捧。那么,在当今时代,其思想都有怎样的价值呢?


  9月12日,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主办的首期“孔学堂学术工作坊”举行,邀请到来自中山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及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等的阳明学研究领域专家,围绕“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活动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冯达文主持。




  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王秦丰认为,在当代社会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特别是致良知的理念,对每一个人的修身具有很大帮助。“为什么?这个理念本身有形而上的意义,也有形而下的操作,是本体论,也是功夫论。而要修身,必须有形而上的理解,更要有形而下的功夫。”活动中,王秦丰分别从“致良知”、“诚意”、“知行合一”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他认为,“良知”是修身的本体,“诚意”是修身关键,“知行合一”是修身的路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何俊结合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示,这一思想的主要价值,其实在于重新启蒙,“唤醒人的主体性,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避免把别人的脑袋安在自己身上”。同时,何俊也认为阳明心学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让人动则站在道德高地,以个人价值判断和要求他人,从而导致师心自用和悬空思考。


  中央台办原副主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叶克冬结合不同时代对待阳明心学的态度,认为当前应该学习王阳明思想理论上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知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善于思考、潜心专研的治学态度,以及知行合一、学而行之的务实作风。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宁波大学特聘教授陈利权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阐述了“阳明心学是佛教中国化发展的完成”的观点,以及当下传承和弘扬阳明心学的意义。




  此外,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院长赵平略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认为知识分子需要一种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以及面对权力失误时,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该如何选择。贵州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明从王阳明在贵州的历史出发,分享了一代大儒的“贵州经验”,那就是文化的教化、民族的融合和边疆的巩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萍,则从历史社会变迁及伦理学的角度,分享了克服“教育和约束别人”的为己之学的意义。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索晓霞表示,此次学术工作坊的开展,专家学者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深刻见解,更在方法论上带来了更大的视野,从更大的时空观来思考阳明心学,用一种世界文明的眼光来研究阳明心学,不仅角度新颖,而且见解深刻,富有启发意义。她表示,2020年起,孔学堂高等研究院将以“学术工作坊”的形式,每年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以阳明学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广泛的学术讨论,充分、深入挖掘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着力推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毫

  摄影 张杰

  编辑 阮丹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